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

突发事件下串联式需求系统应急响应及应急物资调度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7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综述第11-14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2.3 研究现状综述第14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4-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4-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第17-30页
    2.1 突发事件概述第17-19页
        2.1.1 突发事件的概念第17-18页
        2.1.2 突发事件的特征第18-19页
        2.1.3 突发事件的分类和分级第19页
    2.2 应急管理概述第19-23页
        2.2.1 应急管理的定义第19-20页
        2.2.2 应急管理的阶段与目标第20-21页
        2.2.3 应急管理系统概述第21-23页
    2.3 应急物资调度概述第23-26页
        2.3.1 应急物资的含义第23页
        2.3.2 应急物资调度的特征第23-25页
        2.3.3 应急物资调度流程设计第25-26页
    2.4 遗传算法概述第26-29页
        2.4.1 遗传算法的优点第27页
        2.4.2 遗传算法的运算过程第27-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3章 突发事件下串联式需求系统及应急响应分析第30-42页
    3.1 串联式需求系统分析第30-33页
        3.1.1 串联式需求系统的概念第30-31页
        3.1.2 串联式需求系统应急管理的特点第31-32页
        3.1.3 串联式需求系统应急物资调度的难点第32-33页
    3.2 串联式需求系统应急响应分析第33-36页
        3.2.1 串联式需求系统应急响应的目标第33-34页
        3.2.2 串联式需求系统应急响应的原则第34-35页
        3.2.3 串联式需求系统应急响应的保障第35-36页
    3.3 串联式需求系统应急响应体系第36-41页
        3.3.1 串联式需求系统应急响应体系的要素第36-38页
        3.3.2 串联式需求系统应急响应体系的基本框架第38-39页
        3.3.3 串联式需求系统应急响应体系的流程第39-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突发事件下串联式需求系统应急物资的调度第42-55页
    4.1 串联式需求系统应急物资的纵向调度第42-45页
        4.1.1 纵向调度问题分析第42-43页
        4.1.2 纵向调度模型符号设定第43-44页
        4.1.3 纵向调度模型建立第44-45页
    4.2 串联式需求系统应急物资的协同调度第45-49页
        4.2.1 协同调度问题分析第45-46页
        4.2.2 协同调度模型符号设定第46-47页
        4.2.3 协同调度模型建立第47-49页
    4.3 调度模型的遗传算法求解第49-54页
        4.3.1 染色体编码第50-51页
        4.3.2 初始化种群第51页
        4.3.3 评价适应度函数第51页
        4.3.4 遗传操作第51-54页
        4.3.5 终止条件第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5章 实例分析第55-70页
    5.1 雅安地震灾情介绍第55-56页
    5.2 雅安地震中电力系统的应急响应第56-57页
    5.3 雅安地震中电力系统的应急物资调度第57-68页
        5.3.1 雅安地震中电力系统的纵向调度第58-62页
        5.3.2 雅安地震中电力系统的协同调度第62-67页
        5.3.3 调度结果分析第67-68页
    5.4 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的建议第68-69页
    5.5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结论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研究
下一篇:地方政府在发展特色产业中的职能研究--以菏泽市牡丹产业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