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鲁迅形象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嬗变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绪论第8-17页
    一、鲁迅形象的多重价值内蕴第9-12页
        (一)鲁迅与现代语言文学的创生第9-10页
        (二)鲁迅与中国现代性思想的出场第10-11页
        (三)鲁迅对文化传统在批判基础上的继承和发扬第11-12页
    二、新中国中学语文教学中的鲁迅形象第12-15页
    三、中学语文教学中鲁迅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第15-17页
第一章 从“十七年”到“文革”:政治化的鲁迅第17-23页
    一、鲁迅与“阶级斗争”第17-18页
    二、鲁迅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第18-21页
        (一)建国初期:新政权的诠释者和“预言家”第18-19页
        (二)“十七年”时期:“战士”与斗争精神第19-20页
        (三)文革时期——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第20-21页
    三、过度政治化的鲁迅形象及其问题第21-23页
第二章 从“拨乱反正”到新时期:启蒙者鲁迅第23-28页
    一、思想解放与新启蒙第23页
    二、鲁迅作品的启蒙主义功能第23-26页
        (一)语文教材选编鲁迅作品的“拨乱反正”第23-24页
        (二)淡化政治,突出思想第24-25页
        (三)鲁迅作品的思想启蒙功能第25-26页
    三、启蒙精神与立人教育第26-28页
第三章 市场化转型期:质疑声中的人文鲁迅第28-34页
    一、大众文化热与遭冷遇的鲁迅第28-30页
        (一)新课改后鲁迅作品的选编第28-29页
        (二)关于鲁迅作品教学的反思与论争第29-30页
    二、鲁迅作品与人文涵养第30-32页
        (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第30-31页
        (二)批判与反叛精神第31页
        (三)创新精神第31-32页
    三、人文鲁迅与中学语文中的“立人”功能第32-34页
结语第34-35页
注释第35-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38-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现行小学作文教材的编写研究
下一篇:Array CGH-24 sure V3法探讨胚胎早期发育与染色体异常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