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差速器锥齿轮精锻成形工艺及模具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齿轮精锻技术的发展 | 第10-12页 |
1.3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12-15页 |
1.3.1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2 锥齿轮闭塞锻造工艺设计 | 第15-23页 |
2.1 闭塞锻造的特点及原理 | 第15-16页 |
2.1.1 锻造种类 | 第15页 |
2.1.2 闭塞锻造技术的特点 | 第15页 |
2.1.3 闭塞锻造成形原理 | 第15-16页 |
2.2 工艺参数的确定及相关技术介绍 | 第16-22页 |
2.2.1 行星锥齿轮零件介绍 | 第16-17页 |
2.2.2 模锻的工艺性分析 | 第17-18页 |
2.2.3 锻件图的制定 | 第18-19页 |
2.2.4 坯料体积及形状尺寸的确定 | 第19-20页 |
2.2.5 坯料的预处理与加热 | 第20-21页 |
2.2.6 模锻中的润滑 | 第21页 |
2.2.7 压力机吨位的选择 | 第21-22页 |
2.2.8 总体工艺方案的确定 | 第22页 |
2.3 影响锻件精度的主要因素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 锥齿轮闭塞锻造模具设计 | 第23-35页 |
3.1 行星锥齿轮的建模介绍 | 第23-26页 |
3.1.1 UG软件简介 | 第23页 |
3.1.2 锥齿轮渐开线齿廓的生成 | 第23-25页 |
3.1.3 锥齿轮的建模过程 | 第25-26页 |
3.2 模具结构设计 | 第26-27页 |
3.3 凹模的设计 | 第27-30页 |
3.3.1 凹模型腔的设计 | 第27-28页 |
3.3.2 组合凹模设计 | 第28-30页 |
3.3.3 组合凹模的压合 | 第30页 |
3.4 凸模的设计 | 第30-31页 |
3.5 合模机构的设计 | 第31-33页 |
3.5.1 合模机构的设计要点 | 第31-32页 |
3.5.2 合模压紧力的计算 | 第32页 |
3.5.3 弹簧的选用 | 第32-33页 |
3.6 模架的设计要点 | 第33-3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4 锥齿轮闭塞锻造数值模拟 | 第35-46页 |
4.1 有限元理论简介 | 第35页 |
4.2 Deform软件介绍 | 第35-36页 |
4.2.1 DEFORM软件特点 | 第35页 |
4.2.2 DEFORM软件的系统结构和功能 | 第35-36页 |
4.3 DEFORM数值模拟流程 | 第36页 |
4.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有关模拟问题的处理 | 第36-39页 |
4.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6-37页 |
4.4.2 有关技术问题的处理 | 第37-39页 |
4.5 锻造模拟及结果分析 | 第39-44页 |
4.5.1 成形过程分析 | 第39-40页 |
4.5.2 应变分析 | 第40-41页 |
4.5.3 应力分析 | 第41-42页 |
4.5.4 速度场分析 | 第42-43页 |
4.5.5 成形载荷分析 | 第43-44页 |
4.6 模具的失效形式与应力分析 | 第44-45页 |
4.6.1 模具的失效形式 | 第44页 |
4.6.2 模具的受力分析 | 第44-45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5 模具的加工 | 第46-49页 |
5.1 热锻用模具材料及热处理 | 第46页 |
5.2 模具的加工方法 | 第46-4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6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