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前言 | 第8-15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三、本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2-13页 |
(一)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二) 研究的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四、本论文的思想基础、创新之处及研究不足 | 第13-15页 |
第一章 高校校办企业的基本情况 | 第15-31页 |
一、高校校办企业的起源 | 第15-18页 |
(一)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渊源和历史 | 第15-17页 |
(二) 国外高校校办企业发展概况 | 第17-18页 |
二、我国校办企业的特点、使命与发展现状 | 第18-24页 |
(一) 我国高校校办企业的特点和使命 | 第18-20页 |
(二) 我国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现状 | 第20-24页 |
三、我国的校办企业改制 | 第24-31页 |
(一) 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背景、目标和意义 | 第24-27页 |
(二) 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特殊性 | 第27-29页 |
(三) 高校校办企业改制的模式 | 第29-31页 |
第二章 高校校办企业存在的法律问题 | 第31-42页 |
一、高校校办产业缺少明确的法律定位 | 第31-36页 |
(一) 高校校办企业的法律存在形式 | 第31-32页 |
(二) 高校资产经营公司的尴尬地位 | 第32-34页 |
(三) 高校校办企业法律缺失的表现 | 第34-36页 |
二、高校校办企业缺乏具体的制度设计 | 第36-42页 |
(一) 新型高校产业管理体制规范的缺失 | 第37-38页 |
(二) 高校企业法人治理规范的缺失 | 第38-42页 |
第三章 高校校办企业的立法完善 | 第42-48页 |
一、出台《公司法》、《企业国有资产法》的补充规定 | 第42-43页 |
(一) 《公司法》中应增设关于高校企业的法律规定 | 第42页 |
(二) 《企业国有资产法》中应增设关于高校校办企业国有资产的法律规定 | 第42-43页 |
二、制定专门法律促进和规范高校校办企业发展 | 第43-48页 |
(一) 出台《高校科技产业促进法》 | 第43-45页 |
(二) 出台《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法》 | 第45-48页 |
第四章 高校校办企业的制度设计——制定《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规范》 | 第48-63页 |
一、制定《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规范》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48-50页 |
(一) 优化制度设计对校办企业发展的意义 | 第48-49页 |
(二) 制定《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规范》的必要性 | 第49-50页 |
二、制定《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规范》的目标和原则 | 第50-52页 |
(一) 制定《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规范》的目标 | 第50-51页 |
(二) 制定《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规范》的原则 | 第51-52页 |
三、高校校办企业制度设计的内容——《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规范》 | 第52-63页 |
(一) 总则 | 第53页 |
(二) 管理体制 | 第53-54页 |
(三) 资产经营公司的组织机构 | 第54-57页 |
(四) 对所出资企业的管理 | 第57-59页 |
(五) 重大事项的决策 | 第59-61页 |
(六) 内部监管制度建设 | 第61-63页 |
附:《高校校办企业管理规范》(笔者建议稿) | 第63-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