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1 导论 | 第14-23页 |
·研究背景和目的 | 第14-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 | 第15页 |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现实意义 | 第16-17页 |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公共服务与农村公共服务 | 第17页 |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与农村公共服务农民自主供给制度 | 第17-18页 |
·社会资本与乡村社会资本 | 第18页 |
·研究的基本框架和结构 | 第18-21页 |
·研究思路和基本框架 | 第18-19页 |
·结构安排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 | 第21-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22-2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23-59页 |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研究述评 | 第23-38页 |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问题 | 第23-28页 |
·农村公共服务概念 | 第28-31页 |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概念界定 | 第31-33页 |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现状 | 第33-38页 |
·乡村社会资本研究述评 | 第38-49页 |
·社会资本研究述评 | 第38-45页 |
·乡村社会资本研究述评 | 第45-49页 |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迁研究述评 | 第49-52页 |
·制度变迁理论基础 | 第49-50页 |
·我国农村制度变迁 | 第50-51页 |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迁 | 第51-52页 |
·乡村社会资本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关系研究述评 | 第52-54页 |
·乡村社会资本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 | 第52-53页 |
·乡村社会资本与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迁 | 第53-54页 |
·乡村社会资本与制度效率关系研究述评 | 第54-58页 |
·社会资本、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 | 第54-56页 |
·社会资本与制度变迁效率 | 第56页 |
·社会资本与制度效率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3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迁 | 第59-74页 |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迁历程 | 第59-64页 |
·古代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 第59-61页 |
·民国时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 第61-62页 |
·新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 第62-64页 |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迁的价值取向 | 第64-67页 |
·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价值取向 | 第64-66页 |
·我国各时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价值取向 | 第66-67页 |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迁:安徽省的个案分析 | 第67-73页 |
·清代安徽建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 第67-68页 |
·民国时期安徽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 第68-69页 |
·建国后安徽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 | 第69-72页 |
·安徽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变迁的价值取向 | 第72-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4 现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反思 | 第74-88页 |
·现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理念基础分析 | 第74-76页 |
·现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缺陷分析 | 第76-79页 |
·现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效率分析 | 第79-80页 |
·现行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反思:安徽省的个案分析 | 第80-86页 |
·安徽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的理念基础滞后 | 第80-82页 |
·安徽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不健全 | 第82-84页 |
·安徽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效率低下 | 第84-85页 |
·安徽省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制度配套改革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8页 |
5 农民自主供给:农村公共服务的制度创新 | 第88-96页 |
·公共事务自主治理与农村公共服务农民自主供给制度 | 第88-90页 |
·公共事务自主治理理论 | 第88-89页 |
·农村公共服务农民自主供给制度特征 | 第89-90页 |
·农村公共服务农民自主供给制度的制度优势 | 第90-91页 |
·农村公共服务农民自主供给制度的供给困境 | 第91-95页 |
·公共事务自主治理制度与公共治理范式难点 | 第91-92页 |
·制度供给与农民自主供给制度的供给困境 | 第92-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6 乡村社会资本与农民自主供给制度困境的突破 | 第96-109页 |
·社会资本积累与自主治理制度困境突破 | 第96-99页 |
·信任与社会资本的关系 | 第97-98页 |
·信任和自主治理制度供给关系 | 第98页 |
·自治组织的社会资本积累与突破自主治理制度供给困境 | 第98-99页 |
·乡村社会资本积累与突破农民自主供给制度困境 | 第99-102页 |
·社会资本与桐城市B村自主兴修家塘制度困境的突破 | 第102-107页 |
·安徽省桐城市B村自主兴修家塘缘起 | 第103-104页 |
·桐城市B村农民自主兴修家塘制度的供给困境 | 第104-107页 |
·案例小结 | 第107页 |
·本章小结 | 第107-109页 |
7 乡村社会资本与公共服务农民自主供给制度效率的提升 | 第109-124页 |
·集体行动效率、制度效率与农民自主供给制度效率 | 第109-111页 |
·集体行动效率 | 第109-110页 |
·制度效率 | 第110-111页 |
·农民自主供给制度效率 | 第111页 |
·乡村社会资本与农民自主供给制度效率的作用路径 | 第111-112页 |
·社会资本与集体行动效率提升 | 第112-116页 |
·集体行动效率提升途径 | 第112-114页 |
·社会资本与集体行动效率提升途径 | 第114-116页 |
·乡村社会资本与农民自主供给制度效率提升 | 第116-118页 |
·案例分析:乡村社会资本与农民自主供给制度效率 | 第118-123页 |
·安徽省桐城市F村村民自主修路缘起 | 第119页 |
·F村乡村社会资本、农民自主修路成本与农民自主修路效率 | 第119-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123-124页 |
8 基于乡村社会资本重构的公共服务农民自主供给制度创新 | 第124-136页 |
·乡村社会资本重构概念界定 | 第124-125页 |
·乡村社会资本重构必要性 | 第125-127页 |
·现代型乡村社会资本与农民自主供给制度创新 | 第127-130页 |
·拓展的乡村社会网络与农民自主供给制度创新 | 第127-128页 |
·重构的乡村社会规范与农民自主供给制度创新 | 第128页 |
·现代乡村社会信任与农民自主供给制度创新 | 第128-130页 |
·乡村社会资本重构途径分析 | 第130-135页 |
·乡村社会资本重构途径理论分析 | 第130-132页 |
·乡村社会社会资本重构:安徽省的个案分析 | 第132-135页 |
·本章小结 | 第135-136页 |
9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第136-140页 |
·研究结论 | 第136-137页 |
·政策建议 | 第137-139页 |
·研究展望 | 第139-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6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68-170页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68页 |
二、科研项目 | 第168-170页 |
致谢 | 第170-1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