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领导论文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思想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0-19页
    1.1 选题理由第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理论意义第10-11页
        1.2.2 实践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3.1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5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16-17页
        1.4.1 研究目标第16页
        1.4.2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7-18页
        1.5.1 研究方法第17-18页
        1.5.2 技术路线第18页
    1.6 可能创新之处和研究难点第18-19页
        1.6.1 可能创新之处第18-19页
        1.6.2 研究难点第19页
2. 相关概念界定第19-23页
    2.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第19-21页
        2.1.1 经济增长第19-20页
        2.1.2 经济发展第20-21页
    2.2 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发展方式第21-22页
        2.2.1 经济增长方式第21-22页
        2.2.2 经济发展方式第22页
    2.3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及其必要性第22-23页
3.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思想的理论来源第23-29页
    3.1 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增长理论与经济发展思想为指导第23-26页
        3.1.1 马克思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思想第23-25页
        3.1.2 列宁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思想第25-26页
        3.1.3 斯大林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思想第26页
    3.2 以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展经济经验为重要参考第26-27页
    3.3 以西方经济增长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为借鉴第27-29页
        3.3.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第27-28页
        3.3.2 经济“增长”阶段到经济“发展”阶段第28-29页
4.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思想的实践探索第29-44页
    4.1 党的“赶超型”发展方式思想第29-34页
        4.1.1 党的“赶超型”发展方式思想的产生与确立第29-30页
        4.1.2 党的“赶超型”发展方式思想的主要内容第30-31页
        4.1.3 党的“赶超型”发展方式思想的基本特征第31-33页
        4.1.4 党的“赶超型”发展方式思想的实践效果评价第33-34页
    4.2 党的“经济主导型”发展方式思想第34-39页
        4.2.1 党的“经济主导型”发展方式思想的产生与确立第34-35页
        4.2.2 党的“经济主导型”发展方式思想的主要内容第35-37页
        4.2.3 党的“经济主导型”发展方式思想的基本特征第37-38页
        4.2.4 党的“经济主导型”发展方式思想的实践效果评价第38-39页
    4.3 党的“全面综合协调型”发展方式思想第39-44页
        4.3.1 党的“全面综合协调型”发展方式思想的产生与确立第39-40页
        4.3.2 党的“全面综合协调型”发展方式思想的主要内容第40-41页
        4.3.3 党的“全面综合协调型”发展方式思想的基本特征第41-43页
        4.3.4 党的“全面综合协调型”发展方式思想的实践效果评价第43-44页
5. 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思想的现实启示第44-51页
    5.1 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在经济发展方式实践中的指导地位第45页
    5.2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第45-46页
    5.3 坚持经济发展“人本”价值取向实现发展成果人民共享第46页
    5.4 坚持解放思想以发展眼光看待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第46-47页
    5.5 坚持立足本国实际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方式道路第47-48页
    5.6 坚持注重吸收借鉴他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验第48页
    5.7 坚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破除制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体制障碍第48-49页
    5.8 坚持科技创新走低碳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方式之路第49页
    5.9 坚持提升党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水平和能力第49-51页
结束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致谢第56-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顶岗实习生劳动风险防范法律机制研究
下一篇:证券市场“老鼠仓”行为监管的法律研究--以已处理的基金“老鼠仓”案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