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页 |
一、顶岗实习涉及的法律关系 | 第9-15页 |
(一) 顶岗实习生的法律地位 | 第9-13页 |
1. 顶岗实习生的界定 | 第9-10页 |
2. 顶岗实习的特征 | 第10-11页 |
3. 关于顶岗实习生法律地位的不同观点 | 第11-12页 |
4. 顶岗实习生法律地位之我见 | 第12-13页 |
(二) 顶岗实习涉及法律关系的性质 | 第13-15页 |
1. 学校和顶岗实习生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 | 第14页 |
2. 实习单位与顶岗实习生是特殊的劳动关系 | 第14页 |
3. 学校与实习单位是民事意义上的合同关系 | 第14-15页 |
二、我国顶岗实习生劳动风险与劳动风险防范机制的问题 | 第15-21页 |
(一) 我国顶岗实习生面临的劳动风险 | 第15-17页 |
1. 职业病风险 | 第16页 |
2. 负伤风险 | 第16页 |
3. 残疾风险 | 第16-17页 |
4. 死亡风险 | 第17页 |
(二) 我国顶岗实习生劳动风险防范机制的问题 | 第17-20页 |
1. 顶岗实习前的劳动风险预防措施不完善 | 第17-18页 |
2. 顶岗实习中对劳动风险的监管不到位 | 第18-19页 |
3. 顶岗实习生发生劳动风险事故后赔偿不合理 | 第19-20页 |
(三) 我国顶岗实习劳动风险防范机制问题的成因 | 第20-21页 |
1. 顶岗实习各方的法律责任不明确 | 第20页 |
2. 我国法律将顶岗实习生排除在劳动保护范围之外 | 第20-21页 |
3. 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对象不涉及顶岗实习生 | 第21页 |
三、国外相关法律规范及借鉴 | 第21-24页 |
(一) 国外相关法律规范 | 第21-23页 |
1. 德国相关法律规范 | 第22页 |
2. 其他国家相关法律规范 | 第22-23页 |
(二) 外国相关法律规范的借鉴 | 第23-24页 |
1. 将顶岗实习生纳入工伤保险体系 | 第23页 |
2. 加强政府的监督和干预职能 | 第23-24页 |
四、完善我国顶岗实习生劳动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议 | 第24-27页 |
(一) 明确顶岗实习的法律责任 | 第24-26页 |
1. 明确学校的法律责任 | 第24-25页 |
2. 明确实习单位的法律责任 | 第25-26页 |
(二) 将顶岗实习生纳入工伤保险体系 | 第26页 |
1. 借鉴国外相关法律将顶岗实习生纳入工伤保险体系 | 第26页 |
2. 将顶岗实习生纳入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的具体措施 | 第26页 |
(三) 加强政府的监督和引导 | 第26-27页 |
1. 加强政府的监督职能 | 第26-27页 |
2. 政府采取有关政策引导企业 | 第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致谢 | 第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