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1. 鱼用传统佐剂的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1.1 油类佐剂 | 第11页 |
1.2 矿物质类佐剂 | 第11-12页 |
1.3 微生物来源佐剂 | 第12-13页 |
1.4 动植物来源佐剂 | 第13-14页 |
1.5 免疫刺激复合物佐剂 | 第14-15页 |
2. 鱼类细胞因子佐剂 | 第15-20页 |
2.1 细胞因子佐剂的作用机制 | 第15-16页 |
2.2 细胞因子类基因佐剂的优越性 | 第16-17页 |
2.3 鱼类细胞因子佐剂研究概况 | 第17-18页 |
2.4 鱼类白细胞介素-1β(IL-1β)佐剂研究概况 | 第18-20页 |
3. 选题目的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斑点叉尾鮰IL-1B基因克隆及原核表达 | 第21-42页 |
1. 实验材料 | 第22-25页 |
1.1 试验动物 | 第22页 |
1.2 主要仪器 | 第22页 |
1.3 质粒和菌株 | 第22页 |
1.4 主要试剂 | 第22-23页 |
1.5 主要试剂配制 | 第23-2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5-35页 |
2.1 斑点叉尾鮰IL-1β基因的扩增 | 第25-28页 |
2.2 IL-1β基因的T克隆 | 第28-30页 |
2.3 T克隆IL-1β基因的鉴定 | 第30-32页 |
2.4 原核表达载体pET-32a(+)-1β1/1β2的构建 | 第32-33页 |
2.5. 原核表达载体pET-32a(+)-1L-1β1/1β2的表达 | 第33-34页 |
2.6 重组蛋白IL-1β1/1β2的制备与纯化 | 第34页 |
2.7 Western-blot检测重组蛋白特异性 | 第34-35页 |
3. 结果 | 第35-39页 |
3.1 斑点叉尾鮰1L-1β1/β2基因的扩增、T克隆和鉴定 | 第35-36页 |
3.2 斑点叉尾鮰IL-1β1/β2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6-37页 |
3.3 重组质粒pET-32a(+)-1L-1β1/β2诱导表达、条件优化及纯化 | 第37-38页 |
3.4 Western-blot检测重组JL-1β1/β2的特异性 | 第38-39页 |
4. 讨论 | 第39-42页 |
第三章 重组斑点叉尾鮰IL-1B作为亚单位疫苗佐剂的免疫效果研究 | 第42-60页 |
1. 试验材料 | 第43-44页 |
1.1 试验菌株 | 第43页 |
1.2 试验动物 | 第43页 |
1.3 主要仪器 | 第43-44页 |
1.4 主要试剂 | 第44页 |
1.5 主要试剂和培养基的配制 | 第44页 |
2. 试验方法 | 第44-51页 |
2.1 抗原制备 | 第44-45页 |
2.2 免疫 | 第45-46页 |
2.3 采血 | 第46页 |
2.4 免疫指标检测 | 第46-48页 |
2.5 重组蛋白IL-1β1/2对斑点叉尾鮰细胞因子转录影响 | 第48-49页 |
2.6. 实时荧光定量(Real-time)PCR分析 | 第49-50页 |
2.7 统计学分析 | 第50-51页 |
3. 结果 | 第51-57页 |
3.1 抗体水平检测 | 第51-52页 |
3.2 血清杀菌活性检测 | 第52页 |
3.3 ACH_(50)活性检测 | 第52-53页 |
3.4 血清溶菌酶活力检测 | 第53-54页 |
3.5 死亡率和相对免疫保护率 | 第54-55页 |
3.6 Real-time PCR分析斑点叉尾鮰IL-1β和TNF-α的转录表达变化 | 第55-57页 |
4. 讨论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