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4-15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5-17页 |
2 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综述 | 第17-30页 |
2.1 科技人员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2 科技人员股权激励相关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2.2.1 国外对科技人员股权激励的研究 | 第19-20页 |
2.2.2 国内对科技人员股权激励的研究 | 第20-22页 |
2.3 股权激励行权价格相关研究综述 | 第22-28页 |
2.3.1 国外对股权激励行权价格的研究 | 第22-23页 |
2.3.2 国内对股权激励行权价格的研究 | 第23-28页 |
2.4 研究述评 | 第28-30页 |
3 我国企业科技人员股权激励行权价格定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30-38页 |
3.1 我国企业科技人员股权激励政策背景 | 第30-33页 |
3.1.1 探索阶段 | 第30-31页 |
3.1.2 发展阶段 | 第31-33页 |
3.2 我国企业科技人员股权激励行权价格定价现状 | 第33-35页 |
3.3 我国企业科技人员股权激励行权价格存在的问题 | 第35-38页 |
3.3.1 行权价格远低于股价 | 第36页 |
3.3.2 以股价为依据的行权价容易导致各种操纵行为 | 第36页 |
3.3.3 行权价格激励效果不理想 | 第36-37页 |
3.3.4 行权价格的确定没有考虑行业特性 | 第37-38页 |
4 科技人员股权激励行权价格设计 | 第38-51页 |
4.1 高管股权激励行权价格定价的经验借鉴 | 第38-40页 |
4.2 科技人员和高管股权激励的比较 | 第40-44页 |
4.2.1 科技人员的特点分析 | 第40-41页 |
4.2.2 科技人员和高管股权激励的比较 | 第41-44页 |
4.3 科技人员股权激励行权价格定价的决定因素 | 第44-49页 |
4.3.1 二级市场股价 | 第45页 |
4.3.2 科技人员的业绩 | 第45-48页 |
4.3.3 行业分类指数变动情况 | 第48页 |
4.3.4 行业股票价格参数 | 第48-49页 |
4.3.5 公司经营与财务风险 | 第49页 |
4.4 科技人员股权激励行权价格定价模型 | 第49-51页 |
5 科技人员股权激励行权价格定价模型的应用及政策措施建议 | 第51-62页 |
5.1 具体案例的应用分析 | 第51-55页 |
5.1.1 应用案例A——证券市场波动对行权价格激励效果的影响 | 第51-53页 |
5.1.2 应用案例B——行业特性对行权价格激励效果的影响 | 第53-55页 |
5.2 应用于20家上市公司的整体性分析 | 第55-59页 |
5.2.1 固定行权价格下科技人员的激励收益R1 | 第56-57页 |
5.2.2 基于业绩的动态行权价格下科技人员的激励收益R2 | 第57-59页 |
5.3 政策措施建议 | 第59-60页 |
5.4 小结 | 第60-62页 |
6 结论 | 第62-6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2-63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