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0-28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 1.2 表面等离激元基本理论 | 第11-19页 |
| 1.2.1 表面等离激元基本概念 | 第11页 |
| 1.2.2 金属-介质界面表面等离极化激元 | 第11-14页 |
| 1.2.3 表面等离激元的激发方式 | 第14-16页 |
| 1.2.4 金属色散模型 | 第16-17页 |
| 1.2.5 MIM波导体系中表面等离极化激元色散关系 | 第17-19页 |
| 1.3 基于MIM波导耦合谐振腔Fano共振传感特性研究现状 | 第19-26页 |
| 1.4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 2 有限元仿真方法及耦合模理论 | 第28-37页 |
| 2.1 有限元方法介绍 | 第28页 |
| 2.2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 第28-31页 |
| 2.3 有限元分析软件COMSOL Multiphysics及其建模 | 第31-34页 |
| 2.4 耦合模理论 | 第34-35页 |
| 2.5 折射率传感特性的表征方法 | 第35-36页 |
| 2.6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3 MIM波导耦合齿形和圆环形谐振腔结构Fano共振效应及传感特性 | 第37-47页 |
| 3.1 结构模型和耦合模理论 | 第37-38页 |
| 3.2 MIM波导耦合齿形和圆环形谐振腔结构传播特性和结果分析 | 第38-41页 |
| 3.3 结构参数对MIM波导耦合齿形和圆环形谐振腔传播特性的影响 | 第41-43页 |
| 3.4 MIM波导耦合齿形和圆环形谐振腔衍生结构传播特性分析 | 第43-45页 |
| 3.4.1 增加下齿形谐振腔引起的的多重Fano共振效应 | 第43-44页 |
| 3.4.2 上下双齿形和圆环形谐振腔结构多重Fano共振效应 | 第44-45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4 MIM波导耦合矩形和圆环形谐振腔结构Fano共振效应及折射率传感 | 第47-54页 |
| 4.1 结构模型和耦合模理论 | 第47-48页 |
| 4.2 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48-50页 |
| 4.3 结构参数对透射光谱的影响 | 第50-52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 5 缺陷MIM波导耦合劈裂环形谐振腔结构传播特性及折射率传感 | 第54-58页 |
| 5.1 结构模型 | 第54页 |
| 5.2 结果分析和讨论 | 第54-55页 |
| 5.3 结构参数对透射光谱的影响 | 第55-57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 6.1 结论 | 第58页 |
| 6.2 展望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6-67页 |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