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

应用LDPE膜被动采样技术监测分析辽河流域POP_S的污染状况

致谢第5-6页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绪论第13-17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4-15页
        1.2.1 研究目标第14页
        1.2.2 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 研究目的意义第15页
    1.4 课题来源第15-17页
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29页
    2.1 持久性有毒物质监测分析技术研究现状第17-18页
    2.2 被动采样技术第18-25页
        2.2.1 被动采样技术的起源与发展第18-19页
        2.2.2 被动采样技术的原理第19-20页
        2.2.3 被动采样器的类型第20-24页
        2.2.4 疏水性有机物在LDPE膜上的富集机理第24-25页
    2.3 样品分析技术研究现状第25-26页
    2.4 风险评价研究现状第26-27页
    2.5 辽河流域概况第27-29页
3 不同厚度LDPE膜的膜-水分配系数(K_(pew))的测定第29-37页
    3.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29-31页
        3.1.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29-30页
        3.1.2 实验方法第30-31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31-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7页
4 LDPE膜富集动力学系数k_e的测定第37-49页
    4.1 实验材料及方法第37-38页
        4.1.1 实验材料及仪器第37页
        4.1.2 实验方法第37-38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38-42页
    4.3 基于LDPE膜厚度影响的K_(PEW)预测模型的建立第42-47页
    4.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5 应用LDPE膜被动采样技术监测分析辽河流域持久性有机毒物污染状况第49-73页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9-54页
        5.1.1 采样点布设第49-52页
        5.1.2 实验药品及仪器第52页
        5.1.3 实验方法第52-53页
        5.1.4 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第53-54页
    5.2 结果与讨论第54-70页
        5.2.1 太子河现场监测结果第54-58页
        5.2.2 浑河现场监测结果第58-62页
        5.2.3 东洲河现场监测结果第62-66页
        5.2.4 沈抚灌渠现场监测结果第66-70页
    5.3 本章小结第70-73页
6 辽河流域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筛选第73-83页
    6.1 估算空气环境目标值(AMEG_(AH))的模式第73页
    6.2 估算“三致”物质的AMEG_(AC)模式第73页
    6.3 潜在危害指数的计算第73-74页
    6.4 加权求和第74-75页
    6.5 辽河流域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的筛选第75-82页
        6.5.1 太子河优控污染物的筛选第75-77页
        6.5.2 浑河流域优控污染物的筛选第77-78页
        6.5.3 东洲河优先控制有机污染物的筛选第78-80页
        6.5.4 沈抚灌渠优控污染物的筛选第80-82页
    6.6 本章小结第82-83页
7 辽河流域水体健康风险评价第83-95页
    7.1 风险值计算第83-85页
    7.2 辽河流域的健康风险评价第85-93页
        7.2.1 太子河健康风险评价第85-87页
        7.2.2 浑河流域的健康风险评价第87-89页
        7.2.3 东洲河的健康风险评价第89-91页
        7.2.4 沈抚灌渠健康风险评价第91-93页
    7.3 本章小结第93-95页
8 结论与展望第95-97页
    8.1 结论第95-96页
    8.2 展望第96-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作者简历第101-105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智能体系统的无模型自适应控制及在多交叉口信号灯协调控制中的应用
下一篇:高速列车驾驶界面布局与适配性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