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8页 |
第2章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8-12页 |
2.1 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的必要性 | 第8-10页 |
2.2 完善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的可行性 | 第10-12页 |
第3章 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制度的现状及分析 | 第12-19页 |
3.1 二则案例的启示 | 第12-13页 |
3.1.1 林业裁决纠纷案件 | 第12页 |
3.1.2 信息公开案件 | 第12-13页 |
3.2 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的运行状况及问题 | 第13-19页 |
3.2.1 立法层面 | 第13-15页 |
3.2.2 实践层面 | 第15-17页 |
3.2.3 试点层面 | 第17-19页 |
第4章 国外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制度的借鉴 | 第19-27页 |
4.1 英国行政裁判所制度、美国行政法官制度的代表性内容 | 第19-22页 |
4.1.1 英国的行政裁判所制度 | 第19-20页 |
4.1.2 美国的行政法官制度 | 第20-22页 |
4.2 法国行政法院制度、韩国行政复议委员会的代表性内容 | 第22-27页 |
4.2.1 法国行政法院制度的代表性内容 | 第22-24页 |
4.2.2 韩国的行政复议委员会的代表性内容 | 第24-27页 |
第5章 我国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衔接缺陷的应对之策 | 第27-38页 |
5.1 将行政复议机构准司法化提高行政复议的公信力 | 第27-29页 |
5.2 发展行政诉讼相关制度回应公众对法治社会的诉求 | 第29-32页 |
5.2.1 从制度上建立行政法院实现行政审判独立 | 第29-31页 |
5.2.2 继续扩大行政审判的受案、审查范围 | 第31-32页 |
5.3 突出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之间衔接机制的一致性 | 第32-38页 |
5.3.1 规范相关法律制度,完善两种制度的衔接内容 | 第32-34页 |
5.3.2 扩大“有权利必有救济”疏通衔接渠道 | 第34-35页 |
5.3.3 落实人、财、物独立保障法治理念的统一 | 第35-38页 |
第6章 结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