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超高层建筑空调负荷及能耗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4页 |
1.2.1 超高层建筑周边气候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3页 |
1.2.2 超高层建筑空调负荷与能耗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3-14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基于中尺度数值模式 WRF 对千米高度微气候的研究 | 第16-26页 |
2.1 中尺度数值模型 WRF 的概述 | 第16-18页 |
2.1.1 中尺度数值模型 WRF 的软件结构 | 第16-17页 |
2.1.2 中尺度数值模型 WRF 的物理方案 | 第17页 |
2.1.3 中尺度数值模型 WRF 的运行流程 | 第17-18页 |
2.2 中尺度数值模型 WRF 计算概要 | 第18-19页 |
2.2.1 WRF 初、边值条件设定 | 第18-19页 |
2.2.2 WRF 嵌套网格设定 | 第19页 |
2.3 中尺度数值模型 WRF 结果及分析 | 第19-25页 |
2.3.1 垂直方向温度分布 | 第20-21页 |
2.3.2 垂直方向温度结果分析 | 第21-22页 |
2.3.3 垂直方向相对湿度分布 | 第22-23页 |
2.3.4 垂直方向相对湿度结果分析 | 第23-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千米级摩天大楼模型及模拟方案 | 第26-36页 |
3.1 能耗模拟软件 Trnsys 简介 | 第26-29页 |
3.1.1 Trnsys 软件的功能和特点 | 第26-27页 |
3.1.2 千米级摩天大楼空调负荷动态模拟所应用的模块 | 第27-28页 |
3.1.3 针对千米级摩天大楼的 Trnsys 计算模型建立和修正 | 第28-29页 |
3.2 千米级摩天大楼空调负荷动态模拟方案 | 第29-32页 |
3.2.1 千米级摩天大楼建模 | 第29-31页 |
3.2.2 千米级摩天大楼空调负荷动态模拟方案 | 第31-32页 |
3.3 千米级摩天大楼空调负荷动态模拟条件设定 | 第32-35页 |
3.3.1 公共建筑不同房间用途模拟条件 | 第32-34页 |
3.3.2 居住用途房间模拟条件设置 | 第34-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千米级摩天大楼空调动态负荷 | 第36-80页 |
4.1 千米级摩天大楼热负荷动态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36-57页 |
4.1.1 办公用途房间热负荷动态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36-47页 |
4.1.2 宾馆用途房间热负荷动态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47-50页 |
4.1.3 商业用途建筑热负荷动态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0-53页 |
4.1.4 居住用途房间热负荷动态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3-57页 |
4.1.5 不同类型房间热负荷计算小结 | 第57页 |
4.2 千米级摩天大楼冷负荷动态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7-78页 |
4.2.1 办公用途房间冷负荷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7-68页 |
4.2.2 宾馆用途房间冷负荷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68-71页 |
4.2.3 商业用途建筑冷负荷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71-74页 |
4.2.4 居住用途房间冷负荷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74-78页 |
4.2.5 不同类型房间冷负荷计算小结 | 第7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5章 基于千米级摩天大楼负荷指标的能耗分析及夏季空调负荷节能分析 | 第80-92页 |
5.1 千米级摩天大楼全年空调动态负荷分析 | 第80-86页 |
5.1.1 办公用途房间全年空调负荷分析 | 第80-83页 |
5.1.2 居住用途房间全年空调负荷分析 | 第83-85页 |
5.1.3 千米级摩天大楼建筑内部房间类型确定 | 第85-86页 |
5.1.4 千米级摩天大楼建筑全年空调负荷分析 | 第86页 |
5.2 夏季供冷期空调系统节能研究 | 第86-90页 |
5.2.1 千米高度空气作为新风的节能研究 | 第86-87页 |
5.2.2 千米高度空气作为新风的能耗分析 | 第87-88页 |
5.2.3 新风直接供冷系统节能研究 | 第88-90页 |
5.2.4 新风直接供冷空调系统能耗分析 | 第9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7页 |
附录 | 第97-102页 |
致谢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