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课题来源 | 第9页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热计量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4页 |
1.2.1 国内热计量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热计量的研究现状及分析 | 第13-14页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基于建筑面积热指标的室内温度面积热计量方法原理 | 第16-26页 |
2.1 热计量方法应满足的基本条件 | 第16-17页 |
2.2 采暖供热系统的热量流动和建筑用户耗热量组成的分析 | 第17-21页 |
2.2.1 供热采暖系统热量流动的分析 | 第17-19页 |
2.2.2 建筑基础平均温度的分析 | 第19-21页 |
2.2.3 建筑用户可变耗热量的分析 | 第21页 |
2.3 该热计量方法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1-25页 |
2.3.1 热计量方法数学模型的理论推导 | 第22-23页 |
2.3.2 理想情况下热计量方法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3-24页 |
2.3.3 实际情况下热计量方法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采暖建筑模型的建立及热计量模型的简化分析 | 第26-41页 |
3.1 采暖建筑模型的计算机建立 | 第26-30页 |
3.1.1 采暖建筑模型建立的气候条件 | 第26-27页 |
3.1.2 建立采暖建筑模型的参数 | 第27-28页 |
3.1.3 采暖建筑模型的建立 | 第28-30页 |
3.2 建筑模型数据的计算与整理 | 第30-37页 |
3.2.1 建筑模型数据的得出 | 第30-34页 |
3.2.2 建筑模型中综合节能参数 B 值的确定 | 第34-37页 |
3.2.3 建筑模型中基础平均温度的确定 | 第37页 |
3.3 热计量热量分摊模型的建立 | 第37-39页 |
3.3.1 对基础平均温度的简化分析 | 第37-38页 |
3.3.2 分户热计量热量分摊模型的确定 | 第38-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4章 基于建筑面积热指标的室内温度面积热计量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 | 第41-51页 |
4.1 热计量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 | 第41-43页 |
4.1.1 热计量监测管理系统的概述 | 第41页 |
4.1.2 热计量监测管理系统的原理 | 第41-43页 |
4.2 热计量监测管理系统中各设备的组成 | 第43-47页 |
4.2.1 建筑用户室内温度控制器 | 第43-44页 |
4.2.2 建筑用户采暖入口调节阀 | 第44页 |
4.2.3 建筑楼栋热力入口热量表 | 第44-45页 |
4.2.4 网络及系统 | 第45-47页 |
4.3 热计量防盗热系统的简介 | 第47-50页 |
4.3.1 热计量中存在的盗热现象 | 第47-48页 |
4.3.2 热计量防盗热系统的原理概述 | 第48-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基于建筑面积热指标的室内温度面积热计量方法的应用 | 第51-62页 |
5.1 热计量方法试验应用的概述 | 第51-52页 |
5.1.1 热计量试验小区的概况 | 第51页 |
5.1.2 热计量试验小区监测管理系统情况 | 第51-52页 |
5.2 热计量试验数据的得出与整理 | 第52-57页 |
5.2.1 供热采暖测量数据的得出 | 第52-54页 |
5.2.2 用户热量分摊计算结果 | 第54-57页 |
5.3 该热计量模型在热费分摊的中的应用 | 第57-61页 |
5.3.1 该小区热费分摊方法的概述 | 第57-58页 |
5.3.2 试验小区热费分摊情况 | 第58-6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结论及展望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