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第2章 轮胎痕迹的产生机理及提取确认 | 第16-27页 |
2.1 轮胎痕迹的产生机理 | 第16-22页 |
2.1.1 轮胎的分类以及结构功用 | 第16-18页 |
2.1.2 不同运动状态下的轮胎痕迹特征 | 第18页 |
2.1.3 不同气压负载下的轮胎痕迹特征 | 第18-19页 |
2.1.4 不同制动状态下的轮胎痕迹特征 | 第19-21页 |
2.1.5 胎面橡胶与路面摩擦特性 | 第21-22页 |
2.1.6 轮胎胎面与硬路面附着原理 | 第22页 |
2.2 轮胎痕迹的提取及判断 | 第22-26页 |
2.2.1 轮胎痕迹的提取 | 第22-23页 |
2.2.2 轮胎痕迹的判断 | 第23-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装备 ABS 车辆的制动痕迹特性及附着特性 | 第27-39页 |
3.1 ABS 系统的控制原理 | 第27-28页 |
3.2 ABS 车辆制动试验 | 第28-38页 |
3.2.1 试验初始准备 | 第28页 |
3.2.2 ABS 车辆制动痕迹试验 | 第28-30页 |
3.2.3 开关 ABS 的制动性能对比试验 | 第30-33页 |
3.2.4 车辆道路附着系数对比试验 | 第33-38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4章 装备 ABS 车辆的车速计算方法 | 第39-49页 |
4.1 出现制动痕迹的 ABS 车辆车速计算方法 | 第39-41页 |
4.1.1 能量守恒定律 | 第39页 |
4.1.2 计算方程 | 第39-40页 |
4.1.3 相关参数的选取 | 第40-41页 |
4.2 未出现痕迹的 ABS 车辆车速计算方法 | 第41-48页 |
4.2.1 三段法 | 第41-44页 |
4.2.2 间距法 | 第44-45页 |
4.2.3 视频法 | 第45-46页 |
4.2.4 仪器数据读取法 | 第46-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计算模型的检验 | 第49-55页 |
5.1 模型的理论计算 | 第49-51页 |
5.2 模型的计算机仿真计算 | 第51-5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