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MIMO场景下的波束赋形技术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1 MIMO技术的发展 | 第9-10页 |
1.2 MIMO技术演进到3D MIMO | 第10-11页 |
1.3 AAS技术是3D MIMO的核心 | 第11-14页 |
1.3.1 什么是有源天线 | 第12-13页 |
1.3.2 AAS技术优势 | 第13-14页 |
1.4 3D MIMO简介 | 第14-15页 |
1.5 论文内容安排 | 第15-16页 |
1.6 论文资助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波束赋形技术 | 第17-27页 |
2.1 概述 | 第17-18页 |
2.2 天线阵列信号模型 | 第18-22页 |
2.2.1 天线阵列分类 | 第18-19页 |
2.2.2 窄带信号数学模型 | 第19-22页 |
2.3 常用波束赋形算法 | 第22-27页 |
2.3.1 波束调向 | 第23页 |
2.3.2 零陷波束形成 | 第23-24页 |
2.3.3 最大SINR准则 | 第24页 |
2.3.4 最小方差无失真响应准则 | 第24-27页 |
第三章 3D场景下的MVDR波束赋形算法研究 | 第27-41页 |
3.1 3D场景下的MVDR算法性能验证 | 第27-32页 |
3.2 基于特征值的改进方法 | 第32-36页 |
3.2.1 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3.2.2 改进方案 | 第35-36页 |
3.3 垂直与水平分解方案 | 第36-41页 |
第四章 基于3D信道的EBB算法研究 | 第41-55页 |
4.1 算法概述 | 第41-42页 |
4.2 3D信道生成 | 第42-49页 |
4.2.1 3D信道概述 | 第42-44页 |
4.2.2 3D信道生成流程 | 第44-49页 |
4.3 EBB仿真结果 | 第49-52页 |
4.3.1 信道简单验证 | 第49-52页 |
4.4 EBB仿真结果 | 第52-55页 |
第五章 一种下行传输方案 | 第55-65页 |
5.1 概述 | 第55页 |
5.2 系统结构 | 第55-58页 |
5.2.1 发送端结构 | 第55-56页 |
5.2.2 空间信道模型 | 第56-57页 |
5.2.3 接收端结构 | 第57-58页 |
5.3 关键算法阐述 | 第58-62页 |
5.3.1 发送赋形权值 | 第58-59页 |
5.3.2 配对算法 | 第59-60页 |
5.3.3 检测过程 | 第60-62页 |
5.4 仿真结果 | 第62-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缩写说明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