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 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 第10-12页 |
二、 研究对象的界定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成果综述 | 第13-16页 |
四、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6-17页 |
第一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戏剧审查制度产生的背景 | 第17-29页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戏剧审查制度产生前的“禁戏”背景 | 第17-20页 |
一、 汉唐宋时期 | 第17-18页 |
二、 元明清时期 | 第18页 |
三、 清末民初时期 | 第18-20页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戏剧审查制度产生的文艺政策背景 | 第20-22页 |
一、 《确定适应本党主义之文艺政策案》明确了话语标准 | 第20-22页 |
二、 《规定艺术宣传方法案》制定了落实措施 | 第22页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戏剧审查制度产生的戏剧改良背景 | 第22-29页 |
一、 戏剧改良运动的先锋人物 | 第23页 |
二、 戏剧改良的宣言书——《二十世纪大舞台》 | 第23-24页 |
三、 戏剧改良的主阵地——新舞台 | 第24-29页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戏剧审查制度的内容、运作及简要分析 | 第29-43页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戏剧审查制度的内容 | 第29-36页 |
一、 上海戏剧审查制度的发展、调整与统一 | 第29-34页 |
二、 统一的上海戏剧审查规则——《上海市教育局审查戏曲·唱片规则》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戏剧审查制度的运作 | 第36-41页 |
一、 前期运作(1927 年 4 月一 1928 年 8 月) | 第36-37页 |
二、 中期运作(1928 年 9 月一 1929 年 9 月) | 第37-39页 |
三、 后期运作(1929 年 10 月一 1937 年) | 第39-41页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戏剧审查制度的简要分析 | 第41-43页 |
一、 严格的政治性 | 第41页 |
二、 将“违反风化”作为打击的重点 | 第41-42页 |
三、 党政系统的权力斗争贯穿始终 | 第42-43页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戏剧审查制度其它相关问题研究 | 第43-52页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戏剧审查权限的收归 | 第43-45页 |
一、 统一的戏剧审查机构建立 | 第43页 |
二、 审查制度更为细苛 | 第43-45页 |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戏剧审查制度对左翼戏剧的影响 | 第45-47页 |
一、 戏剧审查催生左翼戏剧诞生 | 第45-46页 |
二、 戏剧审查与左翼戏剧运动发展 | 第46-47页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戏剧审查制度的评价 | 第47-52页 |
一、 戏剧审查制度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风气,净化了娱乐环境 | 第47-49页 |
二、 戏剧审查制度一定程度上鼓励和推动了社会公益和抗日救亡的发展 | 第49-50页 |
三、 戏剧审查制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戏剧自身的健康发展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一:《上海市教育局审查戏曲·唱片规则》 | 第56-57页 |
附录二:《剧本出版及演出审查监督办法》 | 第57-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后记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