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隐蔽性信息的诉讼证明价值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s第6-7页
导言第10-11页
第一章 补强证据规则及其在美国的发展第11-19页
    第一节 补强证据规则的总体介绍第11-12页
        一、 自白补强的范围第11-12页
        二、 补强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补强的程度第12页
    第二节 我国的口供补强证据规则第12-13页
    第三节 补强证据规则在美国的发展——由补强规则到供述可靠性评估标准第13-19页
        一、 犯罪主要事实规则的历史(即罪体说 the corpus delicti rule)第14页
        二、 可信性标准(the trustworthiness standard)第14-15页
        三、 可信性标准并不能保证发现虚假供述第15-16页
        四、 Ofshe-Leo 的供述可靠性评估方法第16-17页
        五、 新的可靠性测验第17-19页
第二章 我国利用隐蔽性信息的必要性第19-30页
    第一节 我国的口供证据规则第19-24页
        一、 证据规则的法理依据第19-20页
        二、 我国的口供证据规则第20-23页
        三、 印证模式与补强证据规则的关系第23-24页
    第二节 我国利用隐蔽性信息评估供述可靠性的必要性第24-30页
        一、 我国适用补强证据规则的必要性第24-25页
        二、 供述可靠性审查的必要性第25页
        三、 细节可以评估供述真实性第25-26页
        四、 细节在讯问笔录制作中很重要第26-28页
        五、 细节印证是相互印证模式的一部分第28-30页
第三章 我国利用隐蔽性信息的意义第30-34页
    第一节 实践中已经在利用隐蔽性信息第30-31页
    第二节 隐蔽性信息诉讼价值第31-34页
        一、 诉讼证明实践中依赖口供第31-32页
        二、 弥补非法排除规则适用上的不足第32-33页
        三、 提高言词证据的固定能力第33-34页
第四章 利用隐蔽性信息评估供述的可靠性第34-49页
    第一节 隐蔽性信息的界定第34-36页
        一、 哪些是独特性信息第35页
        二、 哪些是细节信息第35-36页
    第二节 利用隐蔽性信息确认可靠的供述第36-37页
        一、 真实供述的特点第36页
        二、 方法第36-37页
        三、 如何判断是否印证第37页
    第三节 利用隐蔽性信息确认不可靠的供述第37-39页
        一、 虚假供述的特点第38页
        二、 方法第38页
        三、 虚假印证第38-39页
    第四节 诱供情况下如何确认虚假供述第39-45页
        一、 虚假供述的产生过程第39-41页
        二、 通过审查供述内容识别虚假供述是可能的第41页
        三、 如何通过审查供述识别虚假供述第41-43页
        四、 如何审查辩解第43-44页
        五、 王书金案控辩双方利用隐蔽性信息情况第44-45页
    第五节 构建供述可靠性的司法审查程序第45-49页
        一、 程序的启动第46页
        二、 程序的进行第46-48页
        三、 审查重点第48-49页
    第六节 其他程序保障第49页
        一、 保全信息第49页
        二、 录音录像第49页
结语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生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4-55页
后记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庭前准备程序研究
下一篇:论非正当当事人及其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