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CO_2加氢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1 CO_2加氢合成简介 | 第12页 |
1.2.2 CO_2加氢合成反应产物 | 第12页 |
1.2.3 CO_2加氢合成反应机理 | 第12-13页 |
1.3 CO_2加氢催化剂 | 第13-16页 |
1.3.1 Ni催化剂 | 第13-14页 |
1.3.2 Cu催化剂 | 第14页 |
1.3.3 Co催化剂 | 第14-15页 |
1.3.4 Ru催化剂 | 第15页 |
1.3.5 Pd催化剂 | 第15页 |
1.3.6 Fe基催化剂 | 第15-16页 |
1.4 催化剂助剂 | 第16-19页 |
1.4.1 碱金属助剂 | 第17-18页 |
1.4.2 碱土金属助剂 | 第18页 |
1.4.3 氧化物助剂 | 第18-19页 |
1.5 催化剂载体与金属相互作用 | 第19-20页 |
1.6 选题依据、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1.7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22-28页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第28-33页 |
2.1 实验试剂与设备 | 第28-29页 |
2.2 催化剂制备 | 第29-30页 |
2.2.1 FeSi催化剂制备 | 第29-30页 |
2.2.2 催化剂助剂添加 | 第30页 |
2.3 催化剂还原 | 第30页 |
2.4 催化剂性能评价 | 第30-32页 |
2.4.1 催化剂评价装置 | 第30-31页 |
2.4.2 产物分析 | 第31-32页 |
2.5 催化剂表征 | 第32-33页 |
2.5.1 N_2-物理吸附表征 | 第32页 |
2.5.2 XRD表征 | 第32-33页 |
第三章 Zn、K和Cu助剂对FeSi催化剂性能影响 | 第33-42页 |
3.1 实验 | 第34页 |
3.1.1 催化剂制备 | 第34页 |
3.1.2 催化剂评价装置和分析方法 | 第34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4-40页 |
3.2.1 助剂对铁催化剂的CO_2加氢反应性能影响 | 第34-36页 |
3.2.2 反应温度对CO_2加氢反应影响 | 第36页 |
3.2.3 惰性气体对催化反应的稀释效应 | 第36-37页 |
3.2.4 对催化剂使用方式研究 | 第37-39页 |
3.2.5 油蜡产物特征 | 第39-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2页 |
第四章 Al、K和Ca助剂对FeSi催化剂的性能影响 | 第42-51页 |
4.1 实验 | 第42-43页 |
4.1.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2页 |
4.1.2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和织构测试 | 第42-43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4.2.1 助剂对催化剂织构的影响 | 第43-44页 |
4.2.2 单助剂促进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 第44-46页 |
4.2.3 三助剂促进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 第46-4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第五章 金属与载体相互作用对催化剂性能影响 | 第51-60页 |
5.1 实验 | 第51-52页 |
5.1.1 催化剂制备 | 第51页 |
5.1.2 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 | 第51-52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52-57页 |
5.2.1 SiO_2含量变化对催化剂织构的影响 | 第52-53页 |
5.2.2 SiO_2含量变化对FeSi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影响 | 第53-54页 |
5.2.3 SiO_2含量变化对催化剂反应性能影响 | 第54-5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3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0-61页 |
6.1.1 助剂Zn、K与Cu对FeSi催化剂性能影响 | 第60页 |
6.1.2 助剂Al、K与Ca对FeSi催化剂性能影响 | 第60-61页 |
6.1.3 载体与金属相互作用对催化剂性能影响 | 第61页 |
6.2 展望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