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基因组结构变异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缩写词及其英文对照第7-10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24页
    1.1 研究背景第10-22页
        1.1.2 结构变异第11-13页
        1.1.3 检测结构变异的方法第13-18页
            1.1.3.1 微阵列第13-14页
            1.1.3.2 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结构变异检测方法第14-18页
        1.1.4 结构变异与植物表型的关联第18-19页
        1.1.5 等位基因变异分析第19-22页
            1.1.5.1 基于测序的等位基因挖掘第20-21页
            1.1.5.2 单倍型分析第21-22页
    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2-23页
    1.3 研究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2章 水稻基因组结构变异分析第24-38页
    2.1 引言第24-25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5-29页
        2.2.1 供试材料第25页
        2.2.2 Linux CentOS操作系统第25-26页
        2.2.3 Perl编程语言第26-27页
        2.2.4 质量控制第27-28页
        2.2.5 比对第28页
        2.2.6 结构变异的检测第28-29页
    2.3 结果第29-35页
        2.3.1 华粳籼74基因组重测序数据过滤第29-30页
        2.3.2 插入长度的检测第30-31页
        2.3.3 华粳籼74全基因组检测到的结构变异第31页
        2.3.4 华粳籼74结构变异在12条染色体上的分布第31-32页
        2.3.5 华粳籼74不同类型的结构变异在12条染色体上的分布第32-34页
        2.3.6 华粳籼74结构变异大小分布第34页
        2.3.7 华粳籼74易位结构变异分析第34-35页
    2.4 小结第35-38页
第3章 SSSL亲本全基因组基因的单倍型分析第38-51页
    3.1 引言第38-39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3.2.1 比对及覆盖深度计算第39页
        3.2.2 SNP变异检测第39-40页
        3.2.3 InDel变异检测与注释第40页
        3.2.4 单倍型的分析第40页
    3.3 结果第40-49页
        3.3.1 SSSL亲本全基因组的基因单倍型第40-42页
        3.3.2 SSSL亲本中一些基因的单倍型分析第42-49页
            3.3.2.1 DTH2基因的单倍型第42-43页
            3.3.2.2 IPA1基因的单倍型第43-49页
            3.3.2.3 GW2基因的单倍型第49页
    3.4 小结第49-51页
第4章 讨论与结论第51-56页
    4.1 讨论第51-55页
        4.1.1 水稻全基因组的结构变异第51-52页
        4.1.2 影响结构变异的检测的因素第52-54页
        4.1.3 基因组中基因的单倍型分析第54-55页
    4.2 结论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6页
附录A 结构变异检测的详细过程第66-67页
附录B 结构变异部分结果第67-86页
附录C 重测序数据SNP和InDel分析流程第86-88页
附录D 12染色体基因单倍型数目第88-89页

论文共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SSL的水稻抽穗期和发育性状QTL的上位性分析
下一篇:小麦抑草化感力鉴定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