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3 简要的评述 | 第14-15页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5-17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3 创新之处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7-20页 |
2 相关的基础理论分析 | 第20-33页 |
2.1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0-21页 |
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21-22页 |
2.3 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22-23页 |
2.4 公共文化服务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研究 | 第23-27页 |
2.4.1 公共文化服务理论梳理 | 第23-25页 |
2.4.2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理论研究 | 第25-27页 |
2.5 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的理论概括 | 第27-28页 |
2.6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的理论框架 | 第28-33页 |
3 广东顺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保障机制建设的实践 | 第33-46页 |
3.1 广东顺德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分析 | 第33页 |
3.2 广东顺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历程 | 第33-35页 |
3.3 广东顺德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措施 | 第35-37页 |
3.4 广东顺德创建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成效 | 第37-41页 |
3.4.1 政策规范体系初步完善 | 第37页 |
3.4.2 人才保障机制得到改善 | 第37-38页 |
3.4.3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 第38-39页 |
3.4.4 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 第39-40页 |
3.4.5 公共文化活动遍地开花 | 第40-41页 |
3.5 广东顺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建设工作的特色 | 第41-46页 |
3.5.1 覆盖到村居的文化服务志愿者队伍建设 | 第41-42页 |
3.5.2 文化决策咨询委员会的运作发挥 | 第42页 |
3.5.3“十分钟文化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格化构建 | 第42-44页 |
3.5.4 文化体制改革的法定机构改革力度大 | 第44-46页 |
4 广东顺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6-58页 |
4.1 主要问题 | 第46-54页 |
4.1.1 公共文化服务区域发展不均衡 | 第46-49页 |
4.1.2 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不平衡 | 第49-50页 |
4.1.3 公共文化服务产品供给不全面 | 第50-51页 |
4.1.4 公共文化服务法治机制不完善 | 第51-52页 |
4.1.5 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结构不完整 | 第52-53页 |
4.1.6 公共文化服务决策与执行不协调 | 第53-54页 |
4.2 原因分析 | 第54-58页 |
4.2.1 组织领导不够重视 | 第54页 |
4.2.2 文化经费投入不足 | 第54-55页 |
4.2.3 文化需求对接不够充分 | 第55-56页 |
4.2.4 政策规范的意识和权限不足 | 第56页 |
4.2.5 文化人才培养和激励不足 | 第56-57页 |
4.2.6 文化体制改革关系理顺不畅 | 第57-58页 |
5 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建设实践的借鉴 | 第58-65页 |
5.1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建设的重要意义 | 第58页 |
5.2 国内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建设的实践 | 第58-62页 |
5.2.1 我国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建设政策演变 | 第58-59页 |
5.2.2 上海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建设实践经验 | 第59-60页 |
5.2.3 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建设实践经验 | 第60-61页 |
5.2.4 杭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建设实践经验 | 第61-62页 |
5.3 国外区域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建设的实践 | 第62-63页 |
5.3.1 美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模式 | 第62页 |
5.3.2 英国的公共文化服务扶持体系 | 第62-63页 |
5.3.3 日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实现 | 第63页 |
5.4 国内外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机制建设的比较认识 | 第63-65页 |
6 广东顺德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机制建设的完善路径 | 第65-74页 |
6.1 明确责任共同推进,完善组织保障机制 | 第65-66页 |
6.2 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健全城乡统筹保障机制 | 第66-67页 |
6.3 探索社会资金投入,形成多元经费保障机制 | 第67-68页 |
6.4 创新服务形式方法,建立文化服务产品保障机制 | 第68-70页 |
6.5 培育文化服务人才,构筑人才队伍保障机制 | 第70页 |
6.6 畅通民众意愿表达,完善民众参与机制 | 第70-72页 |
6.7 重视文化服务评价,构建绩效考核保障机制 | 第72-73页 |
6.8 强化政策规范保障,完善法治保障机制 | 第73-74页 |
7 结论与展望 | 第74-76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74-75页 |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