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1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1.3.3 文献总结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8-22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8-19页 |
2.1.1 独立学院 | 第18页 |
2.1.2 民办高等教育 | 第18页 |
2.1.3 办学模式 | 第18-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公共治理理论 | 第19页 |
2.2.2 非营利组织理论 | 第19-22页 |
3 国内外民办(私立)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借鉴 | 第22-31页 |
3.1 国内独立学院办学模式 | 第22-24页 |
3.1.1 公办大学与社会资本联合办学模式 | 第22页 |
3.1.2 公办大学与地方政府联合办学模式 | 第22-23页 |
3.1.3 公办大学、地方政府、社会资本联合办学模式 | 第23页 |
3.1.4“校中校”模式 | 第23-24页 |
3.2 日本私立大学办学模式 | 第24-28页 |
3.2.1 日本私立大学的发展历史 | 第24-25页 |
3.2.2 日本私立大学的管理体制 | 第25-27页 |
3.2.3 日本私立大学办学模式对中国独立学院办学的启示 | 第27-28页 |
3.3 美国私立大学办学模式 | 第28-31页 |
3.3.1 美国私立大学的发展历史 | 第28-29页 |
3.3.2 促进美国私立大学发展因素分析 | 第29-30页 |
3.3.3 美国私立大学办学模式对中国独立学院办学的启示 | 第30-31页 |
4 珠三角地区独立学院办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第31-45页 |
4.1 珠三角地区独立学院办学模式 | 第31-37页 |
4.1.1 珠三角地区社会及经济概况 | 第31-32页 |
4.1.2 珠三角地区独立学院的发展概况 | 第32页 |
4.1.3 珠三角地区独立学院的办学模式 | 第32-35页 |
4.1.4 珠三角地区独立学院主要的社会贡献 | 第35-37页 |
4.2 珠三角地区独立学院办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37-45页 |
4.2.1 董事会(理事会)管理制度未彻底落实 | 第38-39页 |
4.2.2 教育的公益性与投资的营利性相矛盾 | 第39页 |
4.2.3 独立学院“转设”比例不高 | 第39-41页 |
4.2.4 独立学院产权不明晰造成各方利益矛盾 | 第41-43页 |
4.2.5 问题背后的深入分析 | 第43-45页 |
5 珠三角地区独立学院办学模式优化建议 | 第45-54页 |
5.1 建立科学的董事会运作架构 | 第45-47页 |
5.1.1 建立健全董事会的职能 | 第45-46页 |
5.1.2 董事会成员应有一线教职员工代表参加 | 第46页 |
5.1.3 聘任非利益相关人员担任董事会成员 | 第46页 |
5.1.4 实行董事会成员任期制度 | 第46-47页 |
5.2 坚持独立学院办学模式向非营利性的转化 | 第47-49页 |
5.2.1 非营利性符合独立学院办学模式的法律依据 | 第47页 |
5.2.2 非营利性符合独立学院的基本价值导向 | 第47-48页 |
5.2.3 由办学营利导向转型为寻求政府支持导向 | 第48页 |
5.2.4 订立章程明确独立学院办学价值导向 | 第48-49页 |
5.3 明晰独立学院办学的产权 | 第49-50页 |
5.3.1 单一产权模式 | 第49页 |
5.3.2 股份制产权的界定 | 第49-50页 |
5.4 坚持市场导向,优化转设制度 | 第50-52页 |
5.4.1 深入调研,科学规划学院未来战略发展方向 | 第51页 |
5.4.2 出台转设配套细则,优化转设制度 | 第51-52页 |
5.5 探索混合所有制下的办学新模式 | 第52-54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54-55页 |
6.1 结论 | 第54页 |
6.2 展望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