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弹性标签的多跳虚拟链路交换机制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页
    1.2 课题的研究内容与意义第11-13页
    1.3 相关研究第13-16页
        1.3.1 交换机制的研究现状第13-14页
        1.3.2 故障恢复机制的研究现状第14-16页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16-17页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7-19页
第二章 多跳虚拟链路交换机制第19-27页
    2.1 网络虚拟化概述第19-21页
    2.2 多跳虚拟链路技术第21-24页
        2.2.1 多跳虚拟链路技术第21-23页
        2.2.2 构建多跳虚拟链路的需求第23-24页
    2.3 网络虚拟化模型第24-26页
        2.3.1 共享数据平面的网络虚拟化模型第24-25页
        2.3.2 切分数据平面的网络虚拟化模型第25页
        2.3.3 基于多跳虚拟链路的网络虚拟化模型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基于弹性标签的多跳虚拟链路交换机制设计第27-41页
    3.1 多跳虚拟链路交换机制的功能需求第27-29页
    3.2 多跳虚拟链路交换机制的设计第29-33页
        3.2.1 多跳虚拟链路数据平面设计第29-30页
        3.2.2 多跳虚拟链路交换机制算法第30-33页
    3.3 基于弹性标签的多跳虚拟链路交换机制的设计第33-40页
        3.3.1 故障修复相关概念第33-34页
        3.3.2 故障修复方案第34-35页
        3.3.3 基于弹性标签的抗毁算法第35-39页
        3.3.4 基于弹性标签的抗毁方案第39-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基于弹性标签的多跳虚拟链路交换机制实现第41-53页
    4.1 系统实现平台与功能模块第41-43页
        4.1.1 实现平台click第41页
        4.1.2 系统功能模块第41-43页
    4.2 关键数据结构第43-51页
        4.2.1 多跳虚拟链路快速交换表第43-44页
        4.2.2 入方向映射表第44-45页
        4.2.3 出方向映射表第45-46页
        4.2.4 接口与MAC地址映射表第46页
        4.2.5 处理流程第46-51页
    4.3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五章 实验测试与分析第53-61页
    5.1 实验环境及拓扑第53-54页
        5.1.1 实验环境第53-54页
        5.1.2 实验拓扑第54页
    5.2 测试方案及结果分析第54-59页
        5.2.1 多跳虚拟链路交换机制转发性能测试第55-56页
        5.2.2 基于弹性标签的多跳虚拟链路交换机制转发性能测试第56-58页
        5.2.3 两者转发性能的比较第58-59页
    5.3 本章小结第59-61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61-63页
致谢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9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弱标记样本的人脸语义标注
下一篇:ULSI片内互连线寄生参数提取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