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3页 |
ABSTRACT | 第13-1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9-31页 |
1.1 昆虫体色多样性及色素合成途径 | 第19-23页 |
1.1.1 昆虫体色的多样性 | 第19-20页 |
1.1.2 昆虫中主要的色素及其合成代谢途径 | 第20-23页 |
1.2 昆虫黑化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23-27页 |
1.2.1 黑色素合成代谢途径基因调控昆虫体色 | 第24-26页 |
1.2.2 其他遗传位点导致的昆虫黑化表型 | 第26-27页 |
1.3 昆虫黑化与适应性性状 | 第27页 |
1.4 家蚕体色突变体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 第27-31页 |
第二章 引言 | 第31-35页 |
2.1 研究背景与目的意义 | 第31-32页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32-33页 |
2.3 技术路线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家蚕从性黑蛾(sml)的表型观察与生理特征分析 | 第35-43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5-36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3.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第35页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5页 |
3.1.4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35-36页 |
3.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3.2.1 黑化时期 | 第36-37页 |
3.2.2 黑化组织 | 第37-38页 |
3.2.3 精巢、卵巢和生殖芽摘除实验 | 第38页 |
3.2.4 sml黑蛾(雄性)存活时间显著延长 | 第38-40页 |
3.3 讨论 | 第40-43页 |
第四章 家蚕从性黑蛾(sml)的转录组测序分析 | 第43-5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3-47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43页 |
4.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第43页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3页 |
4.1.4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43-47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47-56页 |
4.2.1 转录组测序数据统计与评估 | 第47-50页 |
4.2.2 基因表达分析 | 第50-56页 |
4.3 讨论 | 第56-59页 |
4.3.1 转录组分析材料的选择 | 第56-57页 |
4.3.2 黑色素合成路径相关基因 | 第57页 |
4.3.3 与家蚕成虫黑化相关的表皮蛋白基因 | 第57-58页 |
4.3.4 过氧化氢酶与家蚕素基因 | 第58-59页 |
第五章 从性黑蛾(sml)位点的分子定位分析 | 第59-73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59-67页 |
5.1.1 家蚕品系 | 第59页 |
5.1.2 形态标记连锁分析的材料配制 | 第59-61页 |
5.1.3 分子标记连锁和定位分析的材料配制 | 第61页 |
5.1.4 主要试剂及耗材 | 第61-62页 |
5.1.5 主要仪器设备 | 第62页 |
5.1.6 标记引物 | 第62页 |
5.1.7 软件和数据库 | 第62-63页 |
5.1.8 主要溶液配制 | 第63-64页 |
5.1.9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64-67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67-71页 |
5.2.1 确定sml位点所在的染色体 | 第67-68页 |
5.2.2 sml位点的分子定位分析 | 第68-70页 |
5.2.3 sml定位区间是家蚕的蛾体色驯化位点区域 | 第70-71页 |
5.3 讨论 | 第71-73页 |
5.3.1 确定sml位点所在的染色体 | 第71-72页 |
5.3.2 sml位点的分子定位分析 | 第72页 |
5.3.3 sml定位区间是家蚕的蛾体色驯化位点区域 | 第72-73页 |
第六章 sml黑化候选基因筛查、克隆及功能研究 | 第73-91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73-79页 |
6.1.1 实验用家蚕品系 | 第73页 |
6.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 第73页 |
6.1.3 主要仪器设备 | 第73-74页 |
6.1.4 软件和数据库 | 第74页 |
6.1.5 主要溶液及培养基配制 | 第74页 |
6.1.6 实验方法与步骤 | 第74-79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79-88页 |
6.2.1 sml定位区域内基因表达模式分析 | 第79-81页 |
6.2.2 候选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81-83页 |
6.2.3 候选基因的RNAi | 第83-85页 |
6.2.4 黑色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分析 | 第85-87页 |
6.2.5 在多个鳞翅目昆虫中对sml定位区域的同源比对及生物信息分析 | 第87-88页 |
6.3 讨论 | 第88-91页 |
6.3.1 sml定位区域内有四个在变态发育期显著低表达基因 | 第88-89页 |
6.3.2 多基因协同调控家蚕的蛾体色 | 第89页 |
6.3.3 sml黑化候选基因影响黑色素生物合成 | 第89-90页 |
6.3.4 工业黑化现象的调控基因 | 第90-91页 |
第七章 综合与结论 | 第91-95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9页 |
附录 | 第109-115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研课题 | 第115-117页 |
致谢 | 第117-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