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蚕桑论文--桑论文--桑树生理、生态、生物物理、生物化学论文

桑树雌花形成中乙烯作用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8-12页
ABSTRACT第12-1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8-34页
    1.1 植物花性研究进展第18-26页
        1.1.1 植物性染色体的多样性第19页
        1.1.2 性别决定基因第19-22页
        1.1.3 植物性别表现的影响因素第22-24页
        1.1.4 单性花植物性别分化研究进展第24-26页
    1.2 植物激素乙烯研究进展第26-31页
        1.2.1 乙烯合成与信号转导第26-29页
        1.2.2 乙烯与发育第29-30页
        1.2.3 乙烯与其他激素的调控第30-31页
    1.3 桑树花性研究进展第31-32页
        1.3.1 桑树花性研究第31页
        1.3.2 乙烯利与桑树生长及花性第31-32页
    1.4 结语第32-34页
第二章 引言第34-36页
    2.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34页
    2.2 主要研究内容第34页
    2.3 研究路线第34-36页
第三章 桑树乙烯合成与信号传导相关基因的鉴定、克隆及信息学分析第36-60页
    3.1 材料与数据第36-38页
        3.1.1 材料第36页
        3.1.2 序列信息的获得第36页
        3.1.3 主要使用软件第36-37页
        3.1.4 主要使用试剂及溶液配制方法第37-38页
        3.1.5 主要使用仪器第38页
    3.2 实验方法第38-43页
        3.2.1 桑树乙烯生物合成及信号传导相关基因的鉴定第38页
        3.2.2 RNA提取与质量检测第38-39页
        3.2.3 cDNA第一链合成第39-40页
        3.2.4 乙烯合成及信号传导相关基因的克隆第40-42页
        3.2.5 乙烯生物合成及信号传导相关基因的多序列比对与系统发生分析第42页
        3.2.6 实时荧光定量PCR第42-43页
        3.2.7 基因表达聚类分析第43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3-58页
        3.3.1 乙烯合成与传导基因的鉴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3-51页
        3.3.2 乙烯合成与传导基因的表达第51-53页
        3.3.3 AP2/ERF转录因子家族结构分析及系统发生分析第53-56页
        3.3.4 AP2/ERF转录因子家族中的EAR基序第56页
        3.3.5 AP2/ERF转录因子的表达第56-58页
    3.4 总结与讨论第58-60页
第四章 桑树早期花芽发育形态变化及转录组分析第60-100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60-61页
        4.1.1 实验材料第60页
        4.1.2 开花特性观察第60页
        4.1.3 主要使用试剂及溶液配制方法第60-61页
        4.1.4 主要使用仪器第61页
    4.2 试验方法第61-67页
        4.2.1 花芽材料取材位置及取材时间间隔第61页
        4.2.2 花芽材料的固定及石蜡切片第61-62页
        4.2.3 RNA提取第62页
        4.2.4 Total RNA样品检测及RNA-seq文库构建第62-63页
        4.2.5 测序数据分析第63-67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7-95页
        4.3.1 珍珠白花芽的显微观察第67-68页
        4.3.2 珍珠白花芽形态学变化第68-69页
        4.3.3 RNA提取质量检测第69-70页
        4.3.4 RNA-seq测序数据和质量评估第70-72页
        4.3.5 转录本的功能注释第72-76页
        4.3.6 珍珠白转录本编码蛋白CDS预测第76-77页
        4.3.7 珍珠白花芽表达谱分析第77-78页
        4.3.8 差异基因分析第78-84页
        4.3.9 植物激素相关基因的表达第84-86页
        4.3.10 珍珠白中与开花相关的基因第86-90页
        4.3.11 乙烯相关基因的表达第90-91页
        4.3.12 共表达分析第91-94页
        4.3.13 Real-Time qPCR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第94-95页
        4.3.14 珍珠白雌花可能的发育过程第95页
    4.4 总结与讨论第95-100页
第五章 MaACS2与4个AP2/ERF基因功能初探第100-115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100-103页
        5.1.1 实验材料第100页
        5.1.2 主要实验试剂及溶液配制方法第100-102页
        5.1.3 主要使用仪器第102-103页
    5.2 实验方法第103-106页
        5.2.1 原位杂交第103-105页
        5.2.2 珍珠白花芽的药物处理第105页
        5.2.3 超表达载体的构建第105页
        5.2.4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第105-106页
        5.2.5 烟草叶盘转化法第106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106-113页
        5.3.1 MaACS2基因原位杂交第106-108页
        5.3.2 细胞凋亡(TENUL)检测第108-109页
        5.3.3 AVG和乙烯利影响花芽早期发育时AP2/ERF转录因子的表达第109-110页
        5.3.4 AP2/ERF烟草转基因过表达第110-113页
    5.4 总结与讨论第113-115页
第六章 综合与讨论第115-119页
论文创新点第119-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34页
附录第134-152页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及参研课题第152-154页
致谢第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家蚕成虫期特异黑化突变从性黑蛾(sml)的定位克隆及分子机制研究
下一篇:家蚕GATA结合蛋白家族鉴定及BmGATA6-like基因功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