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基本建设经济论文--基本建设组织与管理论文

制约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服务质量提升的因素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招标投标领域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3 研究现状总结第13页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13-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2 研究方法第14页
        1.3.3 技术路线第14-16页
2 相关基础理论第16-22页
    2.1 服务质量理论第16-19页
        2.1.1 服务的涵义与特性第16-17页
        2.1.2 质量的涵义与特性第17-18页
        2.1.3 服务质量的涵义与构成第18-19页
    2.2 委托代理理论基础第19-21页
        2.2.1 委托代理关系的经济学内涵第19页
        2.2.2 委托代理问题的产生及其原因第19-21页
    2.3 本章小结第21-22页
3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及其服务质量第22-31页
    3.1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第22-25页
        3.1.1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的历史沿革第22-23页
        3.1.2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的内涵特征第23-24页
        3.1.3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的服务内容第24-25页
    3.2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服务质量的界定第25-27页
        3.2.1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服务质量内涵解析第25-26页
        3.2.2 高质量招标代理服务的特征第26-27页
    3.3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服务现状分析第27-30页
        3.3.1 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不足第27-28页
        3.3.2 服务的深度不足第28-29页
        3.3.3 服务过程中违规操作频繁第29-30页
        3.3.4 服务的生命周期过于狭隘第30页
    3.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4 制约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服务质量提升的因素分析第31-43页
    4.1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服务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确定第31-35页
        4.1.1 基于服务现状分析确定的的制约因素第31页
        4.1.2 基于文献研究法确定的制约因素第31-33页
        4.1.3 基于专家访谈法确定的制约因素第33-34页
        4.1.4 制约因素指标体系第34-35页
    4.2 制约因素的研究方法及样本说明第35-36页
        4.2.1 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第35页
        4.2.2 样本说明第35-36页
    4.3 制约因素统计分析第36-42页
        4.3.1 调查数据的信度检验第36-37页
        4.3.2 调查数据的效度检验第37页
        4.3.3 关键制约因素的识别第37-40页
        4.3.4 关键制约因素的重要性排序第40-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5 提升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服务质量的对策第43-51页
    5.1 完善政府对行业的管理第43-45页
        5.1.1 完善招标代理机构选择机制第43页
        5.1.2 分类编制标准文本第43-44页
        5.1.3 加强从业人员管理第44-45页
    5.2 营造公平有序的行业竞争环境第45-48页
        5.2.1 完善行业市场准入制度第45-46页
        5.2.2 完善招标代理服务质量和信用评价体系第46-48页
        5.2.3 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惩戒力度第48页
    5.3 完善招标代理企业内部建设第48-50页
        5.3.1 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建设第48-49页
        5.3.2 完善企业绩效考核机制第49页
        5.3.3 完善企业经营理念第49-50页
    5.4 本章小结第50-51页
6 结论与展望第51-53页
    6.1 结论第51页
    6.2 展望第51-53页
致谢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第56-58页
    A 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服务质量提升的制约因素的调查问卷第56-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受众视域下的网络科普研究--基于武汉地区大学生群体的调查
下一篇:社会化媒体语境下电视传播模式的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