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主要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 | 第12-15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本文的技术路径 | 第13-15页 |
2 中小企业政策理论背景 | 第15-26页 |
·中小企业的界定、特点及其地位和作用 | 第15-18页 |
·中小企业的界定 | 第15-16页 |
·中小企业的特点 | 第16-17页 |
·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 第17-18页 |
·中小企业政策的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中小企业政策的定义 | 第18-19页 |
·中小企业政策的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中小企业政策的特点 | 第20页 |
·制定中小企业政策的依据 | 第20页 |
·我国中小企业政策形成的背景和历史沿革 | 第20-23页 |
·在建设新中国的探索中兴起(1949-1966) | 第20-21页 |
·在国家发展偏离经济轨道时曲折前进(1966-1978) | 第21页 |
·在改革开放后得到复兴(1979-1994) | 第21-22页 |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进行完善(1995-2011) | 第22-23页 |
·辽宁省中小企业政策的历史进程 | 第23-26页 |
·以国家的中小企业政策为主 | 第23页 |
·开始制定带有本地特色的中小企业政策 | 第23-26页 |
3 辽宁省中小企业政策现状及评估分析 | 第26-42页 |
·辽宁省中小企业政策现状 | 第26-28页 |
·辽宁省中小企业现状 | 第26-27页 |
·辽宁省中小企业政策简述 | 第27-28页 |
·辽宁省中小企业政策分析 | 第28-31页 |
·辽宁省中小企业政策体系 | 第28-30页 |
·辽宁省中小企业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0-31页 |
·辽宁省中小企业政策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体系 | 第31-35页 |
·评估的方法 | 第31-32页 |
·评估指标体系 | 第32-35页 |
·辽宁省中小企业政策评估体系的缺陷 | 第35-36页 |
·政策制定、实施主体多元化 | 第35-36页 |
·政策实施客体差异化 | 第36页 |
·政策制定主体和实施客体关系不规范 | 第36页 |
·辽宁省大连市中小企业政策运行情况实证分析 | 第36-42页 |
·大连市中小企业政策简述 | 第36-39页 |
·大连市中小企业政策反馈情况分析 | 第39-40页 |
·大连市中小企业政策效果评估 | 第40-42页 |
4 辽宁省中小企业政策调整与完善的建议 | 第42-49页 |
·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连贯性支持政策 | 第42-43页 |
·改革和调整现存的法律与政策 | 第42页 |
·出台和创新推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的中长期配套政策 | 第42-43页 |
·完善财政税收支持政策 | 第43-45页 |
·扩大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支持 | 第43-44页 |
·降低和减免中小企业税赋 | 第44-45页 |
·完善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政策 | 第45-46页 |
·允许和鼓励民间金融机构的设置 | 第45页 |
·加强担保体系建设 | 第45-46页 |
·加强政策支持体系组织建设 | 第46页 |
·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行政管理部门 | 第46页 |
·加强民间组织建设 | 第46页 |
·建立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实施的监督管理机制 | 第46-47页 |
·建立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实施管理机制 | 第46-47页 |
·建立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实施监督机制 | 第47页 |
·推进社会化中小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 | 第47-49页 |
·健全功能性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 第47页 |
·建立综合性的社会服务体系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大连市中小企业政策调查问卷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