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衰落信道的数字喷泉码仿真及优化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1-12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2页 |
1.1 数字喷泉码的概述 | 第16-18页 |
1.1.1 喷泉码的发展 | 第16-17页 |
1.1.2 喷泉码的优势 | 第17页 |
1.1.3 喷泉码的应用 | 第17-18页 |
1.2 衰落信道的概述 | 第18-20页 |
1.2.1 数字喷泉码在衰落信道下的研究现状 | 第18页 |
1.2.2 衰落信道简述 | 第18-20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喷泉码编译码 | 第22-48页 |
2.1 Tornado码 | 第22-23页 |
2.1.1 Tornado码编译码 | 第22-23页 |
2.1.2 Tornado码和传统RS码的区别 | 第23页 |
2.2 LT码 | 第23-34页 |
2.2.1 LT编码 | 第24页 |
2.2.2 LT码的度分布 | 第24-27页 |
2.2.3 LT码编码实例 | 第27-28页 |
2.2.4 LT码译码 | 第28-33页 |
2.2.5 LT过程的分析 | 第33-34页 |
2.3 Raptor码 | 第34-40页 |
2.3.1 Raptor码编码 | 第35-37页 |
2.3.2 Raptor码译码 | 第37-38页 |
2.3.3 Raptor码实例 | 第38-40页 |
2.4 SRLDPC码 | 第40-44页 |
2.4.1 SRLDPC编码 | 第41-43页 |
2.4.2 SRLDPC码译码 | 第43-44页 |
2.5 Kite码 | 第44-46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三章 喷泉码在衰落信道下的分析 | 第48-62页 |
3.1 瑞利衰落 | 第48-53页 |
3.1.1 充分交织的瑞利衰落信道 | 第49-50页 |
3.1.2 相关瑞利衰落信道 | 第50-53页 |
3.2 莱斯衰落 | 第53-54页 |
3.3 喷泉码在衰落信道下的性能 | 第54-61页 |
3.3.1 瑞利信道性能分析 | 第54-58页 |
3.3.2 莱斯信道性能分析 | 第58-6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四章 喷泉码的优化设计 | 第62-74页 |
4.1 基于最优化方程的喷泉码设计 | 第62-71页 |
4.2 基于生成矩阵的BP译码的迭代终止 | 第71-7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总结 | 第74-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致谢 | 第80-82页 |
作者简介 | 第82-83页 |
1.基本情况 | 第82页 |
2.教育背景 | 第82页 |
3.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