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幅雍正洋装像的考察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绪论 | 第10-15页 |
| (一) 研究缘起 | 第10页 |
| (二)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 一、两幅雍正洋装像 | 第15-26页 |
| (一) 图像描述 | 第15-17页 |
| (二) 成画年代与创作者 | 第17-23页 |
| 1. 成画年代考 | 第17-18页 |
| 2. 宫廷画家与合笔画 | 第18-23页 |
| (三) 盛清宫廷中的西洋画家 | 第23-26页 |
| 二、雍正扮装行乐的图式考察 | 第26-36页 |
| (一) 行乐图的图像传统 | 第26-29页 |
| 1. 文人行乐图 | 第26-28页 |
| 2. 帝王行乐图 | 第28-29页 |
| (二) 两册雍正扮装行乐图 | 第29-32页 |
| (三) 文本依据与图式来源 | 第32-36页 |
| 1. 文本依据 | 第32-34页 |
| 2. 图式来源 | 第34-36页 |
| 三、雍正洋装扮相的虚实与服饰考察 | 第36-47页 |
| (一) 西洋装扮之虚实 | 第36-39页 |
| 1. 丹青游戏之虚构 | 第36-38页 |
| 2. 西洋装扮之“中国化” | 第38-39页 |
| (二) 洋装像的服饰参考来源 | 第39-47页 |
| 1. 路易十四引领的服饰潮流 | 第39-42页 |
| 2. 西洋器物进入宫廷的途径 | 第42-47页 |
| 四、雍正扮装的心理考察 | 第47-58页 |
| (一) 政治与宣示目的 | 第47-54页 |
| 1. 避开储君之争的富贵闲人姿态 | 第47-48页 |
| 2. 呈现并颂扬自身的文化包容性 | 第48-50页 |
| 3. 标榜与康熙共同的西学志趣 | 第50-54页 |
| (二) 游戏与猎奇心理 | 第54-58页 |
| 1. “悦心”之装扮游戏 | 第54-55页 |
| 2. “夷技”之浅薄猎奇 | 第55-58页 |
| 结论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8页 |
| 图录 | 第68-75页 |
| 图片出处 | 第75-79页 |
| 附录一:雍正汉装行乐图册命名一览 | 第79-81页 |
| 附录二:雍正扮装行乐图册命名一览 | 第81-83页 |
| 附录三:部分雍正扮装图像来源对比 | 第83-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