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转变期瓷器的装饰元素分析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三、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转变期瓷器装饰元素的分析 | 第13-28页 |
一、万历晚期和天启时期——转变期装饰元素开始出现 | 第13-15页 |
(一) 器型及品类 | 第13页 |
(二) 辅助装饰元素 | 第13-14页 |
(三) 主题纹饰中的装饰元素 | 第14-15页 |
二、崇祯时期——转变期的繁荣和风格形成 | 第15-19页 |
(一) 器型及品类 | 第16页 |
(二) 辅助装饰元素 | 第16-17页 |
(三) 主题纹饰中的装饰元素 | 第17-19页 |
三、顺治时期——转变期的高峰 | 第19-25页 |
(一) 器型及品类 | 第20-21页 |
(二) 辅助装饰元素 | 第21-23页 |
(三) 主题纹饰中的装饰元素 | 第23-25页 |
四、康熙早期——转变期的结束和清代风格的形成 | 第25-28页 |
(一) 器型及品类 | 第25-26页 |
(二) 辅助装饰元素 | 第26-27页 |
(三) 主题纹饰中的装饰元素 | 第27-28页 |
第三章 转变期装饰瓷器装饰元素风格的成因和转变 | 第28-41页 |
一、转变期瓷器装饰元素风格的成因 | 第28-38页 |
(一) 工艺技术原因 | 第28-31页 |
1. 青料的变化 | 第28-29页 |
2. 装烧工艺的进步 | 第29-30页 |
3. 技法的创新 | 第30-31页 |
(二) 社会文化背景原因 | 第31-38页 |
1. 明末官窑的衰落和民窑的崛起 | 第31-33页 |
2. 绘画和版画对于转变期装饰元素的影响 | 第33-35页 |
3. 市场需求的刺激 | 第35-38页 |
二、装饰元素的转变历程 | 第38-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