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昙花一现”的曲艺曲种—吉林琴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英文摘要 | 第5页 |
绪论 | 第8-13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8-9页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一)理论价值 | 第10-11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11页 |
三、研究目标 | 第11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1页 |
(二)田野调查法 | 第11-12页 |
(三)比较分析法 | 第12-13页 |
本论 | 第13-43页 |
一、吉林琴书“昙花一现”的发展脉络 | 第13-18页 |
(一)吉林琴书的源起 | 第13-16页 |
(二)吉林琴书的发展 | 第16-18页 |
(三)吉林琴书的衰落 | 第18页 |
二、吉林琴书的艺术特征 | 第18-35页 |
(一)曲调特征 | 第20-28页 |
(二)结构特征 | 第28-30页 |
(三)表演特征 | 第30-32页 |
(四)曲本、唱词特征 | 第32-35页 |
三、制约吉林琴书发展的原因 | 第35-43页 |
(一)艺术特点不鲜明 | 第35-37页 |
(二)创作队伍不完善 | 第37-38页 |
(三)传承与传播问题 | 第38-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一、文化艺术的自然选择论 | 第43页 |
二、文化艺术的指导发展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录1 吉林琴书《水漫蓝桥》 | 第46-60页 |
附录2 吉林琴书《抢财神》片段 | 第60-63页 |
附录3 访谈提纲 | 第63-64页 |
附录4 吉林琴书音频资料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