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制度与管理体制论文

完善我国省以下政府间財政管理体制的选择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二、文献综述第11-14页
        (一) 关于公共财政论的研究第11页
        (二) 关于财政分权理论的研究第11-12页
        (三) 关于包干制和分税制改革的研究第12-13页
        (四) 关于减少纵向政府层级的研究第13页
        (五) 小结第13-14页
    三、相关概念界定第14-15页
        (一) 财政管理体制第14页
        (二) 政府间财政关系界定第14-15页
        (三) 政府间的财政博弈第15页
        (四) 财政体制、财政关系和财政博弈三者之间的联系第15页
    四、理论基础第15-17页
        (一) 博弈论第15-16页
        (二) 政府职能理论第16页
        (三) 公共选择理论第16-17页
    五、研究方法第17-19页
        (一) 文献研究法第17页
        (二) 比较分析法第17页
        (三) 实证研究法第17-19页
第二章 当前主要发达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借鉴及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第19-26页
    一、当前主要发达国家财政管理体制借鉴第19-21页
        (一) “美、日、德”三国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特点第20页
            1.分税制是处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模式第20页
            2. 法制健全是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第20页
            3. 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为财政管理体制的完善提供了有效保障第20页
        (二) “美、日、德”三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借鉴意义第20-21页
            1. 明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更好地促进“公共财政”与“私人市场”的良性互动第20页
            2.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秉持事权与财权匹配原则推动公共财政的均等化第20-21页
            3. 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等一系列体现规范、科学、缜密的法律体系第21页
    二、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历史演变第21-24页
        (一) 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前财政管理体制演变第21页
        (二) 我国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建立第21-24页
    三、现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4-26页
        (一) 分税制改革制约了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第24页
        (二) 分税制改革引发了地方政府对宏观调控等的消极态度第24-26页
第三章 我国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博弈分析——以浙江省M市为例第26-35页
    一、浙江省省以下地方政府间财政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第27-29页
        (一) “高度集权”体制随意性较强(1950—1979年)第27页
        (二) “分级包干”体制调动地方的积极性(1980—1992年)第27-28页
        (三) “分税制改革”后与时俱进的财政政策(1993年—至今)第28-29页
    二、省以下地方政府间财政博弈的主要表现第29-33页
        (一) 省级政府财政博弈的主要表现第29-31页
            1. 财力分配上层层“向上集中”第30页
            2. 事权下放上级级“向下转压”第30-31页
        (二) 市级政府财政博弈的主要表现第31-33页
            1. 继续将财政压力下传第31-32页
            2. 通过收入调节来筹资消化第32-33页
            3. 通过借款、申请配套资金等方式逃避实际支出责任第33页
        (三) 基层政府财政博弈的主要表现第33页
    三、政府间无序财政博弈存在的主要原因第33-35页
        (一) 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够明晰第33页
        (二) 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程度不高第33-34页
        (三) 财政扶持政策未形成合力第34页
        (四)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第34-35页
第四章 完善我国省以下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选择第35-47页
    一、完善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第35-38页
        (一) 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第35页
            1. 继续理顺商品价格与成本之间关系第35页
            2. 适当实现非自然垄断行业的自由进入第35页
            3. 增强政策的科学性和缜密性第35页
        (二) 完善税收制度改革第35-37页
            1. 改革税制必须先稳定税负第36页
            2. 规范管理税收优惠政策第36-37页
        (三) 明确政府间财权和事权的划分第37-38页
            1. 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的事权第37页
            2. 明确中央与地方的支出责任第37-38页
            3. 理顺中央与地方收入划分第38页
    二、完善省以下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的对策第38-41页
        (一) 强化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财政体制第38-39页
        (二) 建立良好政府间的信息传递机制第39页
        (三) 建立政府间有效的问责考核机制第39页
        (四) 规范政府间的转移支付制度第39-40页
        (五) “省管县”的推行是一个新的博弈过程第40-41页
            1. “省管县”的推行绕开了市级财政这一环节第40页
            2. “省管县”的推行减少了财政博弈的无序性第40-41页
    三、完善省以下政府间财政管理体制选择——以浙江省M市为例第41-47页
        (一) 科学界定各区域事权和支出责任第41页
            1. M市政府事权与支出责任第41页
            2. M市经济功能区事权与支出责任第41页
            3. M市辖区级政府和乡镇(街道)事权与支出责任第41页
        (二) 建立各区域不同类型的财政体制第41-42页
            1. 市与区财政体制第41-42页
            2. 经济功能区财政体制第42页
            3 乡镇(街道)财政体制第42页
        (三) 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42-43页
            1. 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例第42-43页
            2 用“因素法”替代“基数法”第43页
        (四) 逐步规范统一财政税收优惠政策第43页
        (五) 探索减少财政体制层级的改革方向第43-47页
            1. 规范省、市、县之间的财政分配关系,调动各级政府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第43-44页
            2. 不可一蹴而就,必须全局统筹,统一部署,稳妥推进第44-47页
第五章 结语第47-48页
附件一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后记第53-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债市与股市不同板块收益率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抗辐射的三冗余高可靠星载计算机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