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当代文学(1949年~)论文

非虚构—新世纪女性写作的转向与突围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序言:非虚构——女性写作的新方向第9-10页
第一章 非虚构写作概述第10-13页
    第一节 非虚构写作的界定第10-11页
    第二节 非虚构写作在时下的价值第11-13页
第二章 非虚构写作热潮中的女性文本第13-21页
    第一节 非虚构女性写作的先声:林白第13-15页
        一、私语到对话——林白创作方向的转变第13-14页
        二、口述实录——流向非虚构的创作意图第14-15页
    第二节 非虚构热潮中的女性文本第15-20页
        一、梁鸿:“叛离者”眼中的乡村第15-16页
        二、乔叶:关注最常态的拆迁人群第16-17页
        三、王小妮:与青年人的痛痒同在第17-18页
        四:郑小琼:女工真实生活的记录者第18页
        五、李娟:让日常与自然发声第18-19页
        六、陈丹燕:历史叙事的自觉第19-20页
    第二节 非虚构: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新成就第20-21页
第三章 非虚构——新世纪女性写作的转向与突围第21-32页
    第一节 女性写作的困境第21-23页
        一、女性经验的缺失与偏移第21-22页
        二、叙述方式的单一与重复第22页
        三、二元理论下的行动困境第22-23页
    第二节 幽闭到开阔——女性写作的转向第23-27页
        一、屋内到屋外由内转外的创作选择第23-25页
        二、抗拒到倾听:低于大地的书写姿态第25-27页
    第三节 非虚构——女性写作困境中的突围第27-32页
        一、细节对文本的介入与超越第27-29页
        二、个人经验对公共经验的重塑第29-32页
第四章 从非虚构试论女性写作的未来第32-37页
    一、闺房到旷野 重建写作与时代的联系第32-33页
    二、整体到局部 细节对男权场域的解构第33-35页
    三、惊惶到坦然 超性别意识的自觉建构第35-37页
结语第37-39页
注释第39-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图书植入商业广告的运作模式分析与展望
下一篇:中美灾难性英语新闻语块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