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7-8页 |
(二) 提出问题 | 第8-9页 |
(三)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一、对徽派建筑艺术与艺术教学的理解 | 第10-19页 |
(一) 徽州文化的前世今生 | 第10-14页 |
1. 徽派建筑的历史沿革 | 第10-11页 |
2. 徽派建筑的形成 | 第11-12页 |
3. 徽商的兴起与衰落 | 第12-14页 |
(二) 建筑艺术概论 | 第14页 |
(三) 徽派建筑艺术教学 | 第14-16页 |
1. 国内研究状况 | 第15页 |
2. 国外研究状况 | 第15-16页 |
(四) 注重与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 第16-17页 |
1. 注重与生活的联系 | 第16-17页 |
2. 注重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 第17页 |
(五) 现有徽派建筑的特点分析 | 第17-19页 |
二、教学现状分析 | 第19-25页 |
(一) 问卷调查 | 第19-22页 |
1. 学生对会徽派建筑艺术的兴趣程度的调查 | 第19-20页 |
2. 对高中美术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 第20-22页 |
(二) 问卷分析 | 第22-23页 |
1. 学生对徽派建筑艺术的兴趣与关注度 | 第22页 |
2. 学生对徽派建筑艺术的历史及发展状况 | 第22页 |
3. 高中美术教师对徽派建筑艺术的了解及教学 | 第22-23页 |
(三) 教学内容分析 | 第23页 |
(四) 教学目标设定 | 第23页 |
(五) 教学重点 | 第23页 |
(六) 教学难点 | 第23-25页 |
三、教学思路 | 第25-30页 |
(一) 像古徽州建筑师一样思考 | 第25页 |
(二) 研究理解徽派建筑 | 第25-28页 |
(三) 走进徽州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 | 第28-29页 |
(四) 提取徽派建筑元素图案将其图形化并运用到美术作品中 | 第29-30页 |
四、教学的方法及策略 | 第30-33页 |
(一) 教学方法 | 第30-31页 |
1. 运用建筑美学的理论激发学生学习徽派建筑艺术的兴趣的方法 | 第30页 |
2. 运用科学性的原理引导学生研究徽派建筑艺术 | 第30-31页 |
(二) 教学策略 | 第31-33页 |
1. 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 | 第31页 |
2. 如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 第31页 |
3.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 | 第31-32页 |
4. 绘制具有徽派建筑风格元素的作品 | 第32-33页 |
五、教学实践案例 | 第33-55页 |
(一) 教学程序 | 第33-34页 |
1. 梳理知识 | 第33页 |
2. 实践体验 | 第33页 |
3. 动手操作 | 第33-34页 |
(二) 教学案例 | 第34-54页 |
1. 教学案例1 | 第34-49页 |
2. 教学案例2 | 第49-51页 |
3. 教学案例3 | 第51-54页 |
(三) 教学分析 | 第54-55页 |
1. 案例1分析 | 第54页 |
2. 案例2分析 | 第54页 |
3. 案例3分析 | 第54-55页 |
结语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