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公司服务转型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 1.1.1 技术推动制造业转型 | 第10-11页 |
| 1.1.2 通信设备制造商现状 | 第11页 |
| 1.1.3 电信运营商现状 | 第11-13页 |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3.1 国外对服务转型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3.2 国内对服务转型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1.4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 第2章 服务及其相关理论 | 第18-21页 |
| 2.1 服务和服务转型 | 第18-19页 |
| 2.2 服务营销理论 | 第19页 |
| 2.3 服务型制造 | 第19-20页 |
| 2.4 价值链分析 | 第20页 |
| 2.5 服务供应链 | 第20-21页 |
| 第3章 DT公司概况及服务发展现状 | 第21-29页 |
| 3.1 DT公司简介 | 第21-22页 |
| 3.2 DT公司发展现状 | 第22-23页 |
| 3.3 DT公司服务存在问题及转型必要性 | 第23-29页 |
| 3.3.1 现有服务内容及服务流程 | 第23-24页 |
| 3.3.2 存在问题 | 第24-26页 |
| 3.3.3 转型的必要性 | 第26-29页 |
| 第4章 DT公司服务转型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40页 |
| 4.1 外部因素分析 | 第29-32页 |
| 4.1.1 政治因素 | 第29-30页 |
| 4.1.2 经济因素 | 第30-31页 |
| 4.1.3 技术因素 | 第31页 |
| 4.1.4 社会因素 | 第31-32页 |
| 4.2 内部因素分析 | 第32-34页 |
| 4.2.1 有形资源分析 | 第32-33页 |
| 4.2.2 无形资源分析 | 第33-34页 |
| 4.3 DT公司SWOT分析 | 第34-37页 |
| 4.3.1 优势分析 | 第34-35页 |
| 4.3.2 劣势分析 | 第35-36页 |
| 4.3.3 机会分析 | 第36-37页 |
| 4.3.4 威胁分析 | 第37页 |
| 4.4 价值链分析 | 第37-40页 |
| 4.4.1 内部价值链分析 | 第37-38页 |
| 4.4.2 外部价值链分析 | 第38-40页 |
| 第5章 DT公司服务转型措施 | 第40-55页 |
| 5.1 明确概念 | 第41页 |
| 5.2 树立目标 | 第41-42页 |
| 5.3 整合开发资源 | 第42-44页 |
| 5.4 实现供应链转型 | 第44-48页 |
| 5.4.1 建立服务供应链模型 | 第44-47页 |
| 5.4.2 服务供应链转型措施 | 第47-48页 |
| 5.5 实现服务模块化 | 第48-53页 |
| 5.5.1 服务模块化的特点 | 第48-49页 |
| 5.5.2 模块化的划分 | 第49-51页 |
| 5.5.3 构建服务的模块化体系 | 第51页 |
| 5.5.4 设计整体服务方案 | 第51-53页 |
| 5.6 建立服务流程模块 | 第53-55页 |
| 第6章 保障体系建设 | 第55-59页 |
| 6.1 重塑文化 | 第55页 |
| 6.2 完善服务架构 | 第55-58页 |
| 6.3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 第58页 |
| 6.4 培养人才 | 第58-59页 |
| 第7章 结论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附录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