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中国古代民间借贷利率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0-14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第11-12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2-14页
第一章 中国古代民间借贷概述第14-21页
    第一节 中国古代民间借贷概念第14页
    第二节 中国古代民间借贷主体第14-18页
        一 民间借贷放贷者第15-16页
        二 民间借贷借贷者第16-18页
    第三节 中国古代民间借贷利率计算第18页
    第四节 中国古代高利贷界定第18-19页
    第五节 中国古代民间借贷分类第19-21页
第二章 中国古代民间借贷利率演化第21-37页
    第一节 先秦时期民间借贷利率第21-23页
        一 法定借贷利率第21页
        二 实际借贷利率第21-23页
    第二节 汉代民间借贷利率第23-24页
        一 法定借贷利率第23页
        二 实际借贷利率第23-24页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民间借贷利率第24-25页
        一 法定借贷利率第24页
        二 实际借贷利率第24-25页
    第四节 唐代民间借贷利率第25-28页
        一 法定利率第25-26页
        二 实际借贷利率第26-28页
    第五节 宋代民间借贷利率第28-30页
        一 法定借贷利率第28页
        二 实际借贷利率第28-30页
    第六节 元代民间借贷利率第30-32页
        一 法定借贷利率第30页
        二 实际借贷利率第30-32页
    第七节 明代民间借贷利率第32-34页
        一 法定借贷利率第32页
        二 实际借贷利率第32-34页
    第八节 清代民间借贷利率第34-37页
        一 法定借贷利率第34-35页
        二 实际借贷利率第35-37页
第三章 中国古代民间借贷利率演化特征第37-52页
    一 中国古代民间借贷存在法定利率和实际利率的二元格局结构第39-42页
    二 高利贷现象在中国古代屡禁不止,法律调控失灵第42-47页
    三 中国古代民间借贷利率整体水平下降并趋于平稳第47-52页
第四章 中国古代民间借贷利率演化对当代中国的启示第52-56页
    一 民间借贷利率纳入法定,坚持法律对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制和约束第52页
    二 高利贷入刑,完善高利贷规制法律体系第52-54页
    三 合理疏导,科学完善民间融资渠道第54-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9页
个人简历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
下一篇:基于DSGE模型的丰田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