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页 |
| 英文缩略词 | 第8-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1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1-15页 |
| 1 研究设计 | 第11页 |
| 2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 3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4 评价指标 | 第12-14页 |
| 5 主要仪器及用物 | 第14页 |
| 6 统计学方法 | 第14-15页 |
| 第三章 结果 | 第15-24页 |
| 1 患者基础资料比较 | 第15页 |
| 2 胃肠道功能障碍发生率的比较 | 第15-16页 |
| 3 体表测量结果的比较 | 第16-17页 |
| 4 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的比较 | 第17-19页 |
| 5 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水平及淋巴细胞百分比的比较 | 第19-21页 |
| 6 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水平比较 | 第21-22页 |
| 7 感染发生率比较 | 第22-23页 |
| 8 患者预后比较 | 第23-24页 |
| 第四章 讨论 | 第24-29页 |
| 1 营养支持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意义 | 第24页 |
| 2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 | 第24-26页 |
| 3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 第26页 |
| 4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免疫及感染的影响 | 第26-28页 |
| 5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影响 | 第28页 |
| 6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28-29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29-3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0-35页 |
| 文献综述 | 第35-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 致谢 | 第44-45页 |
| 附录一 | 第45-46页 |
| 附录二 | 第46-48页 |
| 附录三 | 第48-49页 |
| 作者简介 | 第49-50页 |
| 导师评阅表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