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江苏政坛上的彗星—应德闳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11-16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1-12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2-14页 |
(一)以宋案为中心的事件型 | 第12-13页 |
(二)以程德全为中心的人物型 | 第13页 |
(三)以八厘公债为中心的政争型研究 | 第13-14页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页 |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第一章 应德闳的家世渊源 | 第16-29页 |
一、其父应宝时的官场生涯 | 第17-25页 |
二、应德闳所接受的家庭教育 | 第25-29页 |
第二章 应德闳在辛亥前的准备与历练 | 第29-36页 |
一、初入仕途得赏识 | 第29-31页 |
二、遭人嫉妒被免职 | 第31-33页 |
三、劝诫朝廷埋伏笔 | 第33-36页 |
第三章 应德闳在辛亥中的推动和贡献 | 第36-41页 |
一、幕后谋划“议乃定” | 第36-39页 |
二、和平光复缓困窘 | 第39-41页 |
第四章 应德闳建立和管理新政权 | 第41-63页 |
一、调解省府驻地 | 第41-43页 |
二、建立省府新制度 | 第43-46页 |
三、力争苏省财政 | 第46-52页 |
四、改革税收制度 | 第52-59页 |
五、解决社会问题 | 第59-63页 |
第五章 应德闳在二次革命中的表现 | 第63-77页 |
一、研办宋案与悼念宋君 | 第63-66页 |
二、处理宋案犯关押问题 | 第66-69页 |
三、调和南北关系 | 第69-70页 |
四、拒绝“孤注一掷”的独立 | 第70-73页 |
五、防卫与维持苏沪地区稳定 | 第73-77页 |
第六章 应德闳在二次革命后的隐居 | 第77-88页 |
一、战后请罪于人民和中央 | 第77-80页 |
二、退隐后被诬自证 | 第80-85页 |
三、回忆往昔峥嵘与体现桑梓情深 | 第85-88页 |
结语 | 第88-91页 |
附录:应德闳大事记 | 第91-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100页 |
作者简介 | 第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