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制造业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选题意义及目的 | 第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结构框架 | 第13-14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4-16页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28页 |
2.1 创新与效率的概念 | 第16页 |
2.2 创新理论研究 | 第16-22页 |
2.2.1 创新的发展理论 | 第16-20页 |
2.2.2 产业创新理论 | 第20-22页 |
2.3 效率理论研究 | 第22-23页 |
2.3.1 效率理论 | 第22-23页 |
2.3.2 影响因素研究 | 第23页 |
2.4 创新效率实证研究综述 | 第23-28页 |
2.4.1 效率的测算 | 第23-25页 |
2.4.2 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25-28页 |
第三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发展的创新现状 | 第28-38页 |
3.1 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 第28-31页 |
3.1.1 航空制造业的分类与发展 | 第28-29页 |
3.1.2 中国航空制造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 第29-30页 |
3.1.3 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出口与投资情况 | 第30-31页 |
3.1.4 不同国家R&D经费占比情况 | 第31页 |
3.2 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创新投入状况 | 第31-35页 |
3.2.1 人力资源投入情况 | 第31-32页 |
3.2.2 财力资源投入情况 | 第32-34页 |
3.2.3 技术经费投入情况 | 第34-35页 |
3.3 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创新产出状况 | 第35-37页 |
3.3.1 科技成果产出分析 | 第35-36页 |
3.3.2 经济效益产出分析 | 第36-37页 |
3.4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的创新效率测算 | 第38-57页 |
4.1 航空制造业的创新阶段划分 | 第38-40页 |
4.1.1 技术创新阶段的评价指标 | 第38-39页 |
4.1.2 管理创新阶段的评价指标 | 第39-40页 |
4.2 中国航空制造业创新效率分析 | 第40-51页 |
4.2.1 模型与数据来源 | 第40-41页 |
4.2.2 技术阶段创新效率 | 第41-46页 |
4.2.3 管理阶段创新效率 | 第46-51页 |
4.3 两阶段创新路径分析 | 第51-57页 |
4.3.1 两阶段创新效率分布 | 第52-55页 |
4.3.2 地区创新路径分析 | 第55-57页 |
第五章 中国航空制造业创新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65页 |
5.1 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7-60页 |
5.1.1 影响因素的指标选取 | 第57-59页 |
5.1.2 变量的测度指标 | 第59-60页 |
5.2 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60-63页 |
5.2.1 数据处理及检验 | 第60页 |
5.2.2 回归模型 | 第60-61页 |
5.2.3 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5.3 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 第65-68页 |
6.1 加强创新资源的投入与管理 | 第65-66页 |
6.1.1 稳定的资本投入 | 第65页 |
6.1.2 注重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 第65-66页 |
6.1.3 重视管理模式 | 第66页 |
6.2 完善航空制造业的发展环境 | 第66-68页 |
6.2.1 适当的创新模式 | 第66页 |
6.2.2 合理的产业政策 | 第66-67页 |
6.2.3 开放的金融环境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5页 |
附件 | 第75-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