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27页 |
1.1 引言 | 第16页 |
1.2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历史 | 第16-22页 |
1.2.1 硅太阳能电池 | 第17-19页 |
1.2.2 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 | 第19-20页 |
1.2.3 聚合物多层修饰电极型太阳能电池 | 第20页 |
1.2.4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 第20-21页 |
1.2.5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 第21-22页 |
1.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22-24页 |
1.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组成 | 第24-26页 |
1.5 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第二章 溴掺杂的钙钛矿层界面调控 | 第27-51页 |
2.1 引言 | 第27-31页 |
2.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31-33页 |
2.2.1 原料与试剂 | 第31-32页 |
2.2.2 仪器设备 | 第32-33页 |
2.3 实验部分 | 第33-37页 |
2.3.1 原料的制备 | 第33-34页 |
2.3.2 器件的制备 | 第34-37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7-50页 |
2.4.1 器件性能的测试 | 第37-46页 |
2.4.2 钙钛矿层形貌的研究 | 第46-47页 |
2.4.3 二次浸泡法形成的梯度Br掺杂钙钛矿层的作用机理 | 第47-5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三章 碳电极界面 | 第51-75页 |
3.1 引言 | 第51-54页 |
3.2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54-56页 |
3.2.1 原料与试剂 | 第54-55页 |
3.2.2 仪器设备 | 第55-56页 |
3.2.3 实验材料 | 第56页 |
3.3 实验部分 | 第56-61页 |
3.3.1 基于碳电极的介孔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制备 | 第56-59页 |
3.3.2 基于碳电极的平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制备 | 第59-61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61-74页 |
3.4.1 器件性能的测试 | 第61-62页 |
3.4.2 两种碳对电极的接触分析 | 第62-64页 |
3.4.3 钙钛矿光活性层制备工艺的优化 | 第64-66页 |
3.4.4 溶剂对器件性能的影响 | 第66-68页 |
3.4.5 碳电极浆料的配比优化 | 第68-71页 |
3.4.6 碳纳米片对碳电极的改善 | 第71-7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