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聚合物纳米药物载体 | 第9-10页 |
1.2 聚合物纳米药物载体的分类及应用 | 第10-13页 |
1.2.1 共聚物载药纳米颗粒 | 第10-11页 |
1.2.2 树枝及类树枝状聚合物纳米颗粒 | 第11-12页 |
1.2.3 交联的聚合物纳米颗粒 | 第12-13页 |
1.3 聚合物纳米药物载体的性能及特点 | 第13-17页 |
1.3.1 提高药物溶解度 | 第13页 |
1.3.2 可控的靶向治疗效果 | 第13-16页 |
1.3.3 生物可降解性能 | 第16-17页 |
1.4 选题目的及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MAL-DOX键接的核交联纳米颗粒(DOX-NPs) | 第19-39页 |
2.1 引言 | 第19-20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0-28页 |
2.2.1 试剂、设备与测试方法 | 第20-22页 |
2.2.2 三-(2-氨乙基)-N'N'N-三硫辛酸氨(C-6SH) | 第22-23页 |
2.2.3 甲基丙烯酸单甲醚聚乙二醇酯(mPEG-MAC)的合成 | 第23-24页 |
2.2.4 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 | 第24页 |
2.2.5 马来酰亚胺基己酸酰肼三氟乙酸盐(EMCH) | 第24-25页 |
2.2.6 马来酰亚氨基修饰的阿霉素前药MAL-DOX的合成 | 第25页 |
2.2.7 DOX键接的核交联纳米颗粒(DOX-NPs) | 第25-27页 |
2.2.8 体外模拟药物缓释实验 | 第27页 |
2.2.9 细胞毒性试验(MTT) | 第27页 |
2.2.10 药物吸收及细胞内分布 | 第27-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38页 |
2.3.1 C-6SH | 第28-30页 |
2.3.2 甲基丙烯酸单甲醚聚乙二醇酯(mPEG-MAC) | 第30-31页 |
2.3.3 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 | 第31-32页 |
2.3.4 马来酰亚胺基修饰的阿霉素前药MAL-DOX | 第32-33页 |
2.3.5 DOX键接的纳米颗粒(DOX-NPs)的合成与表征 | 第33-35页 |
2.3.6 体外模拟缓释实验 | 第35-36页 |
2.3.7 细胞毒性试验(MTT) | 第36-37页 |
2.3.8 药物吸收及细胞内分布 | 第37-38页 |
2.4 本章总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接枝共聚物PEG-PLL-DOX载药纳米颗粒的合成 | 第39-53页 |
3.1 引言 | 第39-4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0-45页 |
3.2.1 试剂 | 第40-41页 |
3.2.2 测试方法 | 第41页 |
3.2.3 醛基改性的聚乙二醇单甲醚5000的制备 | 第41-42页 |
3.2.4 聚(L-赖氨酸)(PLL)的合成 | 第42-43页 |
3.2.5 顺-乌头酸酐改性阿霉素前药CA-DOX | 第43-44页 |
3.2.6 接枝共聚物PEG-PLL-DOX纳米载药颗粒的合成 | 第44-45页 |
3.2.7 接枝共聚物PEG-PLL-DOX纳米载药颗粒的物理性质表征 | 第45页 |
3.2.8 纳米载药颗粒的药物缓释模拟 | 第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2页 |
3.3.1 苯甲醛基改性的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5K-CHO | 第45-47页 |
3.3.2 接枝共聚物PEG-PLL的合成 | 第47-49页 |
3.3.3 顺-乌头酸酐改性阿霉素前药CA-DOX | 第49-50页 |
3.3.4 接枝共聚物PEG-PLL-DOX载药纳米颗粒的合成及表征 | 第50-51页 |
3.3.5 载药纳米颗粒的模拟药物缓释实验 | 第51-52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总结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