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物基础科学论文

新型多功能肽类基因载体的设计及综合性能研究

常用缩略词第6-8页
摘要第8-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一章 前言第14-52页
    第一节 基因治疗的历史及发展现状第14-16页
    第二节 非病毒基因治疗载体第16-36页
        1.2.1 非病毒基因载体面临的障碍第17-20页
        1.2.2 非病毒基因载体发展现状第20-28页
        1.2.3 多肽在非病毒基因载体中的应用第28-36页
            1.2.3.1 细胞透膜肽(Cell penetrating peptide)第29-32页
            1.2.3.2 膜活性肽(Membarane active peptide)第32-34页
            1.2.3.3 靶向肽(Targeting peptide)第34-36页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第36-39页
    参考文献第39-52页
第二章 新型多功能肽类基因载体的设计、合成及评价第52-93页
    第一节 实验设计第52-55页
    第二节 实验部分第55-67页
        2.2.1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55-57页
        2.2.2 实验仪器第57-58页
        2.2.3 多肽的合成与纯化第58-59页
        2.2.4 质粒DNA的扩增与提取第59-60页
        2.2.5 多肽/质粒DNA二元复合物的制备第60-61页
        2.2.6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61页
        2.2.7 流体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第61页
        2.2.8 透射电镜(TEM)观察多肽/ DNA复合物的表观形态第61页
        2.2.9 细胞培养和样品毒性测试第61-62页
        2.2.10 钙黄素泄漏实验第62-63页
        2.2.11 体外转染实验第63-64页
        2.2.12 流式细胞仪检测第64-65页
        2.2.13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实验第65-66页
        2.2.14 动物体内分布和体内转染效率评价第66-67页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第67-89页
        2.3.1 目标多肽合成及结构确认第67-68页
        2.3.2 目标多肽的CD光谱分析第68-69页
        2.3.3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69-71页
        2.3.4 流体粒径和zeta电位分析第71-72页
        2.3.5 多肽/DNA复合物的纳米形态第72-74页
        2.3.6 多肽/DNA复合物体外转染效率第74-77页
        2.3.7 多肽/DNA复合物的细胞摄取和激光共聚焦实验第77-80页
        2.3.8 多肽/DNA复合物的细胞摄取机制研究第80-83页
        2.3.9 多肽/DNA复合物的内涵体逃逸能力第83-85页
        2.3.10 多肽/DNA复合物在裸鼠体内分布和体内转染效率第85-87页
        2.3.11 多肽和多肽/DNA复合物细胞毒性测试第87-89页
    第四节 结论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3页
第三章 组氨酸修饰多功能肽类基因载体的合成及生物学评价第93-104页
    第一节 实验设计第93-94页
    第二节 实验部分第94-99页
        3.2.1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94-95页
        3.2.2 实验仪器第95-96页
        3.2.3 多肽的合成与纯化第96页
        3.2.4 圆二色谱(CD)表征多肽二级结构第96页
        3.2.5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96-97页
        3.2.6 流体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第97页
        3.2.7 透射电镜(TEM)观察多肽/ DNA复合物的表观形态第97页
        3.2.8 细胞培养第97页
        3.2.9 体外转染实验第97-99页
    第三节 结果与讨论第99-103页
        3.3.1 目标多肽合成及结构确认第99页
        3.3.2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99-100页
        3.3.3 多肽/DNA复合物的粒径分析第100-101页
        3.3.4 细胞水平转染效率第101-103页
    第四节 结论第103-104页
第四章 神经元靶向的多功能肽类基因载体的设计、合成及评价第104-116页
    第一节 实验设计第104-105页
    第二节 实验部分第105-111页
        4.2.1 实验原料与试剂第105-106页
        4.2.2 实验仪器第106-107页
        4.2.3 多肽的合成与纯化第107-108页
        4.2.4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108-109页
        4.2.5 流体粒径和zeta电位测定第109页
        4.2.6 透射电镜(TEM)观察多肽/ DNA复合物的表观形态第109页
        4.2.7 细胞培养第109页
        4.2.8 体外转染实验第109-111页
    第三节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11-115页
        4.3.1 目标多肽合成及结构确认第111页
        4.3.2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111-112页
        4.3.3 多肽/DNA复合物的粒径分析第112-113页
        4.3.4 细胞水平转染效率第113-115页
    第四节 结论第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16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第116-121页
    5.1 全文总结第116-118页
    5.2 基因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展望第118-119页
    参考文献第119-121页
附录第121-133页
    1、部分转染效率较低或毒性较大的多肽化合物第121-123页
    2、部分转染效率与C18-C(LLKK)3C-TAT相近的多肽化合物第123-124页
    3、多肽化合物的MALDI-TOF-MS谱图第124-133页
文献综述第133-170页
    参考文献第156-170页
作者简介及研究成果第170-171页
致谢第171页

论文共1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视频”竞争格局下的江苏有线电视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下一篇:分离载荷高精度相对位置测量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