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收入与分配论文

河北省扶贫小额信贷问题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引言第13-19页
    (一)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13-15页
        1. 选题的背景第13-14页
        2. 选题的意义第14-15页
    (二)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5页
        1. 研究思路第15页
        2. 研究方法第15页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7页
        1.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四)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及不足第17-19页
        1. 本文的可能创新之处第17页
        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17-19页
一、扶贫小额信贷概述及相关理论分析第19-23页
    (一) 扶贫小额信贷概述第19-20页
        1. 扶贫小额信贷的涵义第19页
        2. 扶贫小额信贷的特点第19-20页
    (二) 扶贫小额信贷的相关理论分析第20-23页
        1. 金融排斥理论第20页
        2.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第20-21页
        3. 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第21-22页
        4. 博弈论第22-23页
二、河北省扶贫小额信贷发展历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第23-30页
    (一) 河北省扶贫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第23-26页
        1. 第一阶段(80 年代初-90 年代初)第23页
        2. 第二阶段(1993 年-1996 年)第23-25页
        3. 第三阶段(1996 年-2010 年)第25-26页
        4. 第四阶段(2010 年-)第26页
    (二) 河北省扶贫小额信贷现状分析第26-28页
        1. 扶贫成果明显第26-27页
        2. 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多元化第27页
        3. 全方位多角度的有力担保第27页
        4. 扶贫小额信贷来源不断扩大第27-28页
        5. 实现金融服务贫困县全覆盖第28页
    (三) 河北省扶贫小额信贷存在的问题第28-30页
        1. 扶贫任务依然艰巨第28页
        2. 扶贫资金依然不足第28-29页
        3. 金融生态环境有待完善第29页
        4. 贫困户金融知识匮乏第29-30页
三、河北省扶贫小额信贷创新模式的案例分析第30-37页
    (一) 阜平扶贫小额信贷模式第30-32页
        1. 阜平“政银保”模式第30-31页
        2. 阜平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取得的成效第31-32页
        3. 阜平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存在的问题第32页
    (二) 隆化县扶贫小额信贷模式第32-34页
        1. 隆化“政银企户保”五位一体模式第32-34页
        2. 隆化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取得的成效第34页
        3. 隆化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存在的问题第34页
    (三) 威县扶贫小额信贷模式第34-37页
        1. 威县资产收益型产业扶贫模式第34-35页
        2. 威县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取得的成效第35页
        3. 威县扶贫小额信贷模式存在的问题第35-37页
四、河北省扶贫小额信贷模式中的博弈分析第37-41页
    (一) 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分析第37-38页
    (二) 地方政府和小额信贷供给方之间的博弈分析第38页
    (三) 小额信贷供给方与贫困农户之间的博弈分析第38-41页
五、国内外扶贫小额信贷模式的实践经验第41-47页
    (一) 国内扶贫小额信贷模式案例分析第41-42页
        1. 甘肃省的“政银合作”扶贫模式第41页
        2. 浙江省的“丽水模式”第41-42页
        3. 贵州省“产金互促 541”模式第42页
    (二) 国外扶贫小额信贷模式案例分析第42-45页
        1. 孟加拉国的乡村银行第42-43页
        2. 印尼人民银行村银行部第43-44页
        3. 印度小额信贷证券化模式第44-45页
    (三) 国内外扶贫小额信贷模式的经验启示第45-47页
        1. 政府支持,财政引导第45页
        2. 多方协作,规避风险第45页
        3. 强调小额信贷机构可持续发展第45-47页
六、完善河北省扶贫小额信贷的策略建议第47-53页
    (一) 强化正规金融机构的扶贫职能第47-48页
        1. 完善正规金融机构组织体系第47页
        2. 创新完善金融产品第47页
        3. 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第47-48页
    (二) 引导非正规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扶贫第48-49页
        1. 明确其法律地位,融入监管范围第48页
        2. 加快利率自由化进程第48-49页
        3. 保障非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第49页
    (三) 完善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范机制第49-51页
        1. 健全信用制度第49页
        2. 完善信贷担保体系第49-50页
        3. 大力发展农业保险第50页
        4. 加强贷后监管第50页
        5. 完善风险补偿基金第50-51页
    (四) 完善政府金融服务工作机制第51-53页
        1. 强化工作联动机制第51页
        2. 完善脱贫评估制度第51页
        3. 加大扶贫工作宣传第51-52页
        4. 建立群众参与机制第52-53页
结论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6页
附录第56-59页
后记第59-6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校公益社团发展困境研究--以C大学S社团为例
下一篇:基于GPU的实时自由臂三维超声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