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前言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概述 | 第15-22页 |
2.1 志愿服务概述 | 第15-17页 |
2.1.1 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厘定 | 第15-16页 |
2.1.2 志愿服务的基本原则 | 第16-17页 |
2.2 志愿服务主体之间关系的界定 | 第17-19页 |
2.2.1 志愿者与志愿服务组织的关系 | 第17-18页 |
2.2.2 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对象的关系 | 第18-19页 |
2.2.3 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服务对象的关系 | 第19页 |
2.3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价值定位 | 第19-22页 |
2.3.1 志愿服务立法为我国志愿服务顺利开展提供保障 | 第19-20页 |
2.3.2 志愿服务立法为我国志愿服务赢得社会强大支持 | 第20页 |
2.3.3 志愿服务立法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提供动力 | 第20页 |
2.3.4 志愿服务立法为志愿服务体系化运作奠定基础 | 第20-22页 |
第3章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现状分析 | 第22-28页 |
3.1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取得的成绩 | 第22-24页 |
3.1.1 我国志愿服务政策法规数量多 | 第22页 |
3.1.2 界定志愿服务相关概念及范围 | 第22-23页 |
3.1.3 规定志愿服务组织与志愿者的资格条件 | 第23页 |
3.1.4 初步明确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 | 第23-24页 |
3.2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存在的问题 | 第24-28页 |
3.2.1 缺乏全国性统一立法 | 第24页 |
3.2.2 志愿者资格条件要求不一致 | 第24-25页 |
3.2.3 志愿者权益保障机制不健全 | 第25-26页 |
3.2.4 志愿服务经费缺少保障 | 第26-27页 |
3.2.5 志愿者参与境外志愿服务无规定 | 第27-28页 |
第4章 国外志愿服务立法实践及其经验借鉴 | 第28-34页 |
4.1 国外志愿服务立法实践 | 第28-31页 |
4.1.1 美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实践 | 第28-29页 |
4.1.2 法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实践 | 第29-30页 |
4.1.3 德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实践 | 第30页 |
4.1.4 日本志愿服务立法的实践 | 第30-31页 |
4.2 国外志愿服务立法的经验借鉴 | 第31-34页 |
4.2.1 制定统一的志愿服务法 | 第31页 |
4.2.2 保障充足的资金来源 | 第31-32页 |
4.2.3 出台配套的减免税政策 | 第32页 |
4.2.4 完善志愿者的保障机制 | 第32-34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对策 | 第34-42页 |
5.1 以宗旨原则为根本:确定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宗旨和原则 | 第34-36页 |
5.1.1 志愿服务立法宗旨 | 第34页 |
5.1.2 志愿服务立法原则 | 第34-36页 |
5.2 以统一立法为支撑:建立我国志愿服务立法模式 | 第36-38页 |
5.2.1 国内关于志愿服务立法模式的争论 | 第36-37页 |
5.2.2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应采取的模式 | 第37-38页 |
5.3 以具体制度为保障:规范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具体法律制度 | 第38-42页 |
5.3.1 明确志愿服务主体法律资格 | 第38页 |
5.3.2 规范志愿服务内部运行机制 | 第38-39页 |
5.3.3 健全志愿服务风险防范制度 | 第39-40页 |
5.3.4 建立志愿者权益保障机制 | 第40页 |
5.3.5 完善志愿者境外服务法律制度 | 第40-42页 |
第6章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附录 | 第46-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