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淳临安志》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2页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第8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8-12页 |
第一章《咸淳临安志》的编纂背景、作者及版本 | 第12-21页 |
第一节《咸淳临安志》修纂的时代背景 | 第12-16页 |
第二节《咸淳临安志》的修纂者 | 第16-19页 |
第三节《咸淳临安志》的版本 | 第19-21页 |
第二章《咸淳临安志》的编纂状况 | 第21-34页 |
第一节《咸淳临安志》的承袭 | 第21-27页 |
第二节《咸淳临安志》的取材 | 第27-29页 |
第三节《咸淳临安志》的体例 | 第29-34页 |
第三章《咸淳临安志》的内容分析 | 第34-61页 |
第一节 政治内容 | 第34-42页 |
一、都府机构的营建 | 第35-38页 |
二、中央官署的设置 | 第38-40页 |
三、临安官员的任职 | 第40-42页 |
第二节 经济状况 | 第42-51页 |
一、人口的增长 | 第43-46页 |
二、商业的繁荣 | 第46-49页 |
三、漕运的发达 | 第49-51页 |
第三节 文教与风俗 | 第51-61页 |
一、教育机构的完善 | 第51-54页 |
二、刻书藏书的兴盛 | 第54-57页 |
三、宗教风俗的流变 | 第57-61页 |
第四章《咸淳临安志》的价值、地位及影响 | 第61-89页 |
第一节 《咸淳临安志》的史料价值 | 第61-74页 |
一、独有价值 | 第61-65页 |
二、补史价值 | 第65-68页 |
三、辑佚价值 | 第68-74页 |
第二节 《咸淳临安志》的史学价值 | 第74-83页 |
一、与《长安志》的比较 | 第75-77页 |
二、与《吴郡志》的比较 | 第77-81页 |
三、与《景定建康志》的比较 | 第81-83页 |
第三节 《咸淳临安志》的地位与影响 | 第83-88页 |
一、《咸淳临安志》的地位 | 第83-84页 |
二、《咸淳临安志》的影响 | 第84-88页 |
结语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附录 | 第93-115页 |
附录一:《咸淳临安志》征引书目统计表 | 第93-105页 |
附录二:《咸淳临安志》所存题记统计表 | 第105-115页 |
致谢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