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18页 |
1.1 欧李果实的营养成分及其开发利用 | 第11-13页 |
1.1.1 欧李果实的主要营养成分 | 第11页 |
1.1.2 欧李果实的开发利用现状 | 第11-13页 |
1.2 低糖果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3 低糖果脯与高糖果脯 | 第14-15页 |
1.4 新型渗糖技术 | 第15-16页 |
1.4.1 超声波渗糖 | 第15页 |
1.4.2 真空渗糖 | 第15页 |
1.4.3 微波渗糖 | 第15-16页 |
1.5 食品货架期 | 第16-17页 |
1.5.1 食品货架期的影响因素 | 第16页 |
1.5.2 食品货架期的预测 | 第16-17页 |
1.6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2 欧李营养成分分析 | 第18-33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18页 |
2.1.1 试验材料和试剂 | 第18页 |
2.1.2 试验仪器 | 第18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8-20页 |
2.2.1 欧李常规营养元素的测定 | 第18-19页 |
2.2.2 欧李的氨基酸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9页 |
2.2.3 欧李矿质元素的测定 | 第19页 |
2.2.4 欧李中黄酮类化合物的鉴定及含量分析 | 第19-20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0-31页 |
2.3.1 欧李常规营养元素的测定 | 第20-21页 |
2.3.2 欧李果实中氨基酸含量分析 | 第21-23页 |
2.3.3 欧李果肉中矿质元素分析 | 第23-25页 |
2.3.4 黄酮类物质的鉴定及含量分析 | 第25-31页 |
2.4 结论 | 第31-33页 |
3 微波技术加工低糖欧李果脯 | 第33-46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3-35页 |
3.1.1 试验材料 | 第33页 |
3.1.2 试验仪器 | 第33页 |
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33-34页 |
3.1.4 试验方法 | 第34页 |
3.1.5 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3.2 试验设计 | 第35-36页 |
3.2.1 烫漂对欧李果脯品质的影响 | 第35页 |
3.2.2 欧李果处理方式对欧李果脯品质的影响 | 第35页 |
3.2.3 不同护色剂处理对欧李果脯品质的影响 | 第35页 |
3.2.4 硬化对欧李果脯品质的影响 | 第35页 |
3.2.5 填充剂对欧李果脯品质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6 渗糖液配方正交试验设计 | 第36页 |
3.2.7 微波工艺对欧李果脯品质的影响 | 第36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6-45页 |
3.3.1 烫漂对欧李果脯品质的影响 | 第36-38页 |
3.3.2 欧李果处理方式对欧李果脯品质的影响 | 第38页 |
3.3.3 不同护色剂处理对欧李果脯品质的影响 | 第38-39页 |
3.3.4 硬化对欧李果脯品质的影响 | 第39-40页 |
3.3.5 填充剂对欧李果脯品质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6 渗糖液配方正交试验设计 | 第41-43页 |
3.3.7 微波工艺正交试验 | 第43-45页 |
3.4 总结 | 第45-46页 |
4 果脯营养分析及货架期预测 | 第46-56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46页 |
4.1.1 试验材料 | 第46页 |
4.1.2 试验仪器 | 第46页 |
4.2 试验方法 | 第46-47页 |
4.2.1 欧李营养成分的测定 | 第46页 |
4.2.2 加速试验条件下欧李果脯品质劣变关键指标评价 | 第46-47页 |
4.2.3 货架期预测模型的建立及货架期的预测 | 第47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47-54页 |
4.3.1 低糖欧李果脯常规营养元素的测定 | 第47-48页 |
4.3.2 低糖欧李果脯氨基酸含量分析 | 第48页 |
4.3.3 欧李果脯矿质元素、黄酮类物质含量分析 | 第48-49页 |
4.3.4 加速试验条件下欧李果脯品质劣变关键指标评价 | 第49-53页 |
4.3.5 低糖欧李果脯在贮藏期间水分活度的一级动力学方程 | 第53页 |
4.3.6 欧李低糖果脯在贮藏期间水分活度的阿伦尼乌斯方程 | 第53-54页 |
4.3.7 低糖欧李果脯的货架期预测模型 | 第54页 |
4.3.8 低糖欧李果脯货架期预测模型的验证及其货架期预测 | 第54页 |
4.4 结论 | 第54-56页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6-58页 |
5.1 总结 | 第56-57页 |
5.2 讨论 | 第57页 |
5.3 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62-63页 |
作者简介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