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大学生对所读学校转型的认同、心理弹性和学习适应的关系研究--以渝黔两地转型高校大学生的研究为例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一、导论第10-25页
    (一)研究的缘由第10-12页
    (二)研究的意义第12页
    (三)理论依据第12-13页
    (四)研究综述第13-24页
    (五)以往研究的不足和本研究的新意第24-25页
二、研究构想第25-26页
    (一)研究目的第25页
    (二)研究对象第25页
    (三)研究假设第25页
    (四)研究方法第25-26页
三、大学生所读学校转型的认同研究第26-37页
    (一)问卷的编制第26-32页
    (二)研究目的第32页
    (三)研究对象第32页
    (四)研究工具第32-33页
    (五)统计工具第33页
    (六)结果与分析第33-37页
四、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研究第37-41页
    (一)研究目的第37页
    (二)研究对象第37页
    (三)研究工具第37页
    (四)统计工具第37页
    (五)结果与分析第37-41页
五、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研究第41-46页
    (一)研究目的第41页
    (二)研究对象第41页
    (三)研究工具第41页
    (四)统计工具第41页
    (五)结果与分析第41-46页
六、大学生对所读学校转型的认同、心理弹性和学习适应的关系第46-51页
    (一)三者之间的相关研究第46页
    (二)三者之间的回归分析第46-48页
    (三)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检验第48-51页
七、总讨论第51-62页
    (一)问卷的编制第51页
    (二)大学生对所读学校转型的认同的现状第51-54页
    (三)大学生心理弹性的现状第54-57页
    (四)大学生学习适应的现状第57-60页
    (五)大学生对所读学校转型的认同、心理弹性和学习适应三者的关系第60-62页
八、教育建议第62-64页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对所读学校转型的认同第62页
    (二)加强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第62-63页
    (三)增进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沟通,提高大学生学习适应水平第63-64页
九、本研究待完善和改进之处第64-65页
十、研究结论第65-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附录第73-80页
致谢第80-81页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第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法国教师职前培养中的教育实习研究
下一篇:寄售库存在OEM委托制造方中适用性研究--基于J公司寄售库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