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数据通信论文--数据传输技术论文

稀疏码多址接入以及在MIMO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词表第12-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0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9页
        1.2.1 非正交多址接入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2 稀疏码多址接入研究现状第17-19页
    1.3 本文安排第19-20页
第二章 SCMA编码和接收检测算法第20-34页
    2.1 SCMA编码原理第20-24页
        2.1.1 SCMA编码器第21页
        2.1.2 SCMA多路复用第21-22页
        2.1.3 因子矩阵第22-24页
    2.2 SCMA码本设计基本原则第24-27页
        2.2.1 SCMA码本设计目标第24-25页
        2.2.2 SCMA码本的高维星座设计第25-26页
        2.2.3 SCMA码本的高维星座运算第26-27页
    2.3 SCMA接收检测算法第27-33页
    2.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SCMA码本分配和功率分配方案第34-47页
    3.1 SCMA上行信道容量第34-37页
        3.1.1 上行SCMA系统模型第34-35页
        3.1.2 码本结构和对角化协方差矩阵第35-36页
        3.1.3 SCMA系统容量第36-37页
    3.2 经典码本分配和功率分配方案第37-39页
        3.2.1 码本分配第37-38页
        3.2.2 功率分配第38-39页
    3.3 容量最大化的SCMA码本分配和功率分配方案第39-43页
        3.3.1 容量最大化的SCMA码本分配问题描述第39-40页
        3.3.2 基于用户信道状态信息的码本分配第40-41页
        3.3.3 容量最大化的SCMA码本分配第41-43页
        3.3.4 最优功率分配第43页
    3.4 仿真结果分析第43-46页
    3.5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四章 MIMO系统中的稀疏码多址接入第47-68页
    4.1 下行多天线SCMA系统模型第47-53页
        4.1.1 多用户MIMO系统第47-48页
        4.1.2 非正交多址接入中的分簇思想第48-49页
        4.1.3 SCMA在下行MIMO系统中的系统模型第49-53页
    4.2 预编码方案第53-55页
        4.2.1 基于强用户的ZFBF第53-54页
        4.2.2 基于等效信道增益的ZFBF第54-55页
    4.3 用户分簇方案设计第55-61页
        4.3.1 用户分簇的关键因素第55页
        4.3.2 相关性分簇方案第55-58页
        4.3.3 改进的分簇方案第58-61页
    4.4 仿真结果分析第61-67页
    4.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五章 总结第68-70页
    5.1 本文主要工作第68页
    5.2 下一步工作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个人简历第75-7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6-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绵马贯众对南方根结线虫的抑制作用研究
下一篇:城市客运出租车空气污染测算方法与减排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