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亚波长光栅结构的相位调控器件模型研究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1.3 论文内容与结构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基础理论 | 第18-37页 |
| 2.1 金属中麦克斯韦方程组 | 第18-24页 |
|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第18-19页 |
| 2.1.2 物质的本构关系 | 第19-20页 |
| 2.1.3 波方程 | 第20-22页 |
| 2.1.4 Wood异常 | 第22-24页 |
| 2.2 菲涅尔反射与折射 | 第24-29页 |
| 2.2.1 边界条件 | 第24-26页 |
| 2.2.2 介质交界面的反射与折射 | 第26-29页 |
| 2.3 模拟理论算法 | 第29-36页 |
| 2.3.1 时域有限差分法 | 第29-33页 |
| 2.3.2 有限积分法 | 第33-36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三章 亚波长光栅的光波场相位调控分析 | 第37-57页 |
| 3.1 F-P共振 | 第37-40页 |
| 3.2 基于金属-介质-金属结构的光波场相位调控 | 第40-49页 |
| 3.2.1 金属-介质-金属结构 | 第40-42页 |
| 3.2.2 相位调控分析 | 第42-49页 |
| 3.3 基于介质-介质-金属结构的光波场相位调控 | 第49-56页 |
| 3.3.1 介质-介质-金属结构 | 第49-50页 |
| 3.3.2 相位调控分析 | 第50-56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 第四章 面向全息视频显示的相位调控器件结构设计 | 第57-66页 |
| 4.1 LCOS器件结构 | 第57-59页 |
| 4.2 基于F-P共振的相位调制器件结构设计 | 第59-61页 |
| 4.3 实验结果 | 第61-6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8页 |
| 5.1 总结 | 第66-67页 |
| 5.2 展望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