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设计论文--宗教建筑论文

北京清真寺建筑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1 国内外相关研究第11-13页
    1.3 研究对象及内容第13-14页
    1.4 研究方法和策略第14-16页
        1.4.1 研究方法第14页
        1.4.2 研究策略第14-16页
    1.5 论文框架第16-17页
第2章 伊斯兰教与清真寺建筑综述第17-39页
    2.1 伊斯兰教的产生与发展第17-20页
        2.1.1 伊斯兰教的起源与发展第17-18页
        2.1.2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第18-20页
    2.2 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和教义第20-28页
        2.2.1 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第20页
        2.2.2 伊斯兰教的教义第20-26页
        2.2.3 中国伊斯兰教的特质第26-28页
    2.3 清真寺建筑综述第28-37页
        2.3.1 清真寺的起源、发展及其职能第29-32页
        2.3.2 中国清真寺建筑的历史沿革第32-36页
        2.3.3 北京清真寺建筑的历史沿革第36-37页
    2.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3章 北京清真寺建筑概论第39-79页
    3.1 北京地区伊斯兰教与清真寺建筑的发展概况第39-44页
        3.1.1 伊斯兰教在北京地区的传播与发展第39-41页
        3.1.2 北京穆斯林与清真寺建筑的分布情况第41-44页
    3.2 北京清真寺建筑的选址与布局第44-57页
        3.2.1 北京清真寺建筑选址分析第45-49页
        3.2.2 北京清真寺建筑平面布局分析第49-57页
    3.3 北京清真寺建筑的主要组成及其特点第57-76页
        3.3.1 照壁第58-60页
        3.3.2 大门第60-63页
        3.3.3 水房第63-65页
        3.3.4 宣礼塔与望月楼第65-68页
        3.3.5 讲经堂第68页
        3.3.6 礼拜大殿第68-76页
        3.3.7 其他附属建筑第76页
    3.4 本章小结第76-79页
第4章 北京清真寺建筑的装饰艺术第79-97页
    4.1 中国伊斯兰教审美核心第79-80页
    4.2 装饰色彩及其文化意义第80-83页
        4.2.1“生机盎然”的绿色第80-81页
        4.2.2“纯洁”的白色第81-82页
        4.2.3“深远幽静”的蓝色第82-83页
        4.2.4“高贵”的红色第83页
    4.3 装饰图案及其文化意义第83-87页
        4.3.1 几何纹第84页
        4.3.2 植物纹第84-85页
        4.3.3 文字纹第85-87页
    4.4 匾额、楹联文化艺术第87-89页
        4.4.1 匾额第87-88页
        4.4.2 楹联第88-89页
    4.5 装饰材料及技法第89-93页
        4.5.1 雕刻第89-92页
        4.5.2 油漆、彩画第92-93页
    4.6 装饰功能及其意义第93-94页
        4.6.1 审美功能第93页
        4.6.2 建筑使用功能第93页
        4.6.3 宗教教化功能第93-94页
    4.7 对于中国传统装饰文化的吸收与包容第94-95页
    4.8 本章小结第95-97页
第5章 对北京清真寺建筑的再认识第97-119页
    5.1 北京清真寺建筑的价值第97-99页
        5.1.1 历史价值第97-98页
        5.1.2 宗教价值第98页
        5.1.3 科学价值第98页
        5.1.4 艺术价值第98-99页
    5.2 北京清真寺建筑的保护与利用第99-104页
        5.2.1 北京清真寺建筑的保护现状第99-102页
        5.2.2 北京清真寺建筑的保护原则与建议第102-104页
    5.3 北京清真寺建筑的发展之思第104-117页
        5.3.1 清真寺建筑的发展现状及其思考第105-116页
        5.3.2 建立“和而不同”的北京清真寺建筑文化第116-117页
    5.4 本章小结第117-119页
结论第119-121页
附录第121-127页
    附录A:图纸目录第121-125页
    附录B:表格目录第125-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3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1-133页
致谢第133页

论文共13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特征选择的数据降维算法研究
下一篇:深亚波长光栅结构的相位调控器件模型研究